汉代学者王符说,龙的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的形象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把目光移向遥远的史前,看龙飞腾的那一时刻。

天安门前华表
如今最完美的龙的形象,应当是天安门前华表柱上的蟠龙,它盘绕在华表柱体上,身旁装饰云纹,仿佛正在腾云驾雾。龙在中国人心中,是兼具力量和神性的动物,而他的形象,是复杂的结合体。

经典纹饰图赏(懿品博悟供图)明黄色缂丝八团彩云蝠蓝龙纹女夹龙袍-故宫博物院
在春秋之前,龙基本保持着爬行动物的特点,形态结构比较丑,蛇身兽头,带着一身的粗野与狂放、暴力与恐怖的特点,展现出神秘的威力。那么,龙是由哪些动物演变而来的呢?龙的原型到底从何而来?在上古的龙形纹,又叫“原龙纹”里,我们可以看到史前人的真实想法。

图为自濮阳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蚌塑龙
濮阳龙:一条鳄鱼
濮阳龙长什么样?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呈现舒缓前行姿态。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刘洪杰教授鉴定认为,龙的眼眶和鼻部突出,和鳄鱼非常类似,全身比例关系也和鳄鱼吻合。
鳄鱼,多生活在亚热带河流、浅滩和淡水流域,华北地区适合鳄鱼生存吗?远古时代,中原会有鳄鱼吗?

环境考古学家对土壤做了鉴定,在距今8000到3000年前土壤中的花粉里发现:这段时期,中原地区曾经出现过适合在亚热带生长的阔叶植物,而且,在遗址中也发现过大象的遗迹。
大象和鳄鱼是同一地区生长的动物,根据记载,距今6400多年前,最长的鳄鱼长达十多米。而且鳄鱼的生命力极强,长寿,平均寿命高达150岁,水陆皆能生存,有着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所以尽管和恐龙在同一个时代诞生但是依旧存活到现在。

经典纹饰图赏(懿品博悟供图)红雕漆海水龙珠长方提盒-开封博物馆
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就记载了一则养龙的故事。晋国太史蔡墨说, 舜时代有一个奇人,他非常喜欢龙,而且知道龙的口味给它们准备食物,所以龙都归附于他。于是,这人就成了专业人才,为舜帝收编,专职养龙。舜一高兴,就赐他劵龙氏,封地无数。

左传
在半坡遗址200公里远的北首岭遗址上,曾经出土了一个蒜头壶,上面刻画了一个“似鱼非鱼”的形象,专家们把它叫“水鸟啄鱼纹”。这个动物,即被认为是龙。“龙”呈环状盘旋在壶肩,身体细长,头呈方型,两只大眼睛瞪着前方,两腮暴起突出,背部有斑状花纹,腹部则为U型弧状花纹,背部有两鳍,尾部分为三叉。这种形象和现在看到的龙,非常相似,称为“原龙纹”。

“原龙纹”是我们迄今为止所知最古老、最原始的与龙有关的材料。这一时期的龙纹,在形象上因部落和时期的不同,呈现的样式也会不同,我们今天所见的龙的角、鳞、爪、齿、须等特征皆不可见。
龙在接近夏商之交,随着国家政权的形成才开始走向统一,逐渐才定型。其代表形象,就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迹出土的绿松石龙,它标志着龙开始和国家的权利结合。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迹出土的绿松石龙
百川汇于海,新时期的“原龙纹”融合团聚成了后世“龙的形象”,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经典纹饰图赏(懿品博悟供图)清-乾隆年制款青花云龙纹盘-皖西博物馆

经典纹饰图赏(懿品博悟供图)宋-双龙纹八出菱花镜-安庆市博物馆

经典纹饰图赏(懿品博悟供图)西周- 青铜夔龙纹青铜鼎-镇江市博物馆

以上图片版权归懿品博悟所有,更多详情可观看懿品博悟官网。
百度/360搜索“懿品博悟”即可
全部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紧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