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乐
【成长经历】
大家好,我是老猪。08年以美术生进入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告专业,接受了系统专业的课程训练,又蒙恩师举荐进入业界知名策划大师的公司工作,为我职业的综合发展打下基础。
毕业之后,我一直从事平面设计的工作,好强的个性使我2年时间做到设计总监,服务了稻香村、耐克、三利、华美食品雪佛兰等品牌。同时,我也负责企划部的工作,从企划到渠道,从设计到制购,积累不少经验。
16年,我创办了力虎广告,主营电商品牌策划与设计,用传统广告公司全案思维做电商品牌策划与设计。洞察推导策略策略支撑创意,创意打造差异,差异形成品牌记忆。结合电商运营端的视角,力虎将传统广告公司的知识加以衍生,延展到电商领域,开辟新的服务模式。
公司以虎为名,因为我们崇尚力量,用敏捷的思维和凶猛的体能与一切平庸战斗。我们渴望自由,用无拘的创意和策略源源不断得输出智谋。一旦锁定目标,毅然决然死磕到底,这才是力量无穷的王者之虎。
公司成立之后,所有案例都由我亲自操刀,秉承做一个做好一个的信念,也坚守着自己好强的性格,每个项目都做到出彩出色。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不叫阿虎,叫阿猪?这个就说来话长了,以后有机会说给大家听。
互动问答
---------------------------------------------------------------------------------------------------------------
致设计:最近在忙什么项目?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一下吗?
。。
陈嘉乐:最近在忙一个文房四宝的项目,例如硬笔、毛笔字帖等等。目前淘店猫店做这行的基本都是中国风属性特别明显的或者设计策划都是简单粗暴型的。我们还是希望可以做出品牌风格的差异化。
所谓心得,就讲讲我们做这个项目死扣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的变态式工作方法吧。比如这次项目光拍摄场地选址就花了我们半个月时间,我跟同事每天跑四五家民宿,杭州找完还找到周边一些景区,最后还是选择了第一个去看的场地。一看到字帖、毛笔类的产品,客户可能会想到用有中国文化韵味的场景。然而我们认为,客户的产品客单价较低,产品是给初学书法的零基础用户使用的,客群基本以年轻女性为主。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群人并非热衷中国风,也并非一定喜欢舞文弄墨,练字写字是一种舒压、休闲、自我提升的生活方式。这群人写字练字时并不会换上古风的服装,而是在下班休闲的时候,在平日居家场景里使用客户的产品。因此,为了页面效果有好的代入感,我们选景时以温馨简约的居家为主,但同时不可丢失人文风雅之韵,细到小摆件,也要为画面品质服务。
大概是每个环节都的确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因此整体的效果才能不负所望。
致设计:站在设计师的角度,你会怎么去理解一个品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你又是如何去感受品牌的?
。
陈嘉乐: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我常把品牌比作人,品牌有性格就像人有性格。理解一个人就观察其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内涵思想、背景故事等等,那去理解一个品牌也是一样。看这个品牌的背景、产品、理念、传播内容等等。比如平时看到某个品牌的广告,我习惯性会思考这广告创意背后的策略,想想这个品牌到底要诉说表达什么。
站在消费者角度,我会关注品牌的言行是否一致,会更注重品牌表达的功能利益点有没有足够的支撑。再有就是看品牌跟作为消费者的我,是否有相关性。
相关性就是,品牌做的沟通传播是否打动我,品牌是否能提供强有力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取我的喜欢等等。
致设计:两者之间的角度切换,是不是你设计的切入点?拿到一个项目,是如何从点子实现到最终设计表现的?
。
陈嘉乐:这两种只是做项目时的不同视角,并不能作为我设计的切入点。我始终是站在一个品牌塑造者的角度,从理性游走到感性,从感性回溯到理性,全局洞察,机动切入。
拿到一个项目,经过思考,我一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脑海里崩出这个项目可以实现的画面,这是几年来长期从事设计工作获得的积累。当然形成初步的点子远远不够,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去将这个点子丰富化、体系化。之后要经过对客情的详细解读,对品牌背景的大量调研,再对受众及行业进行深度洞察,对创意的反复推敲琢磨……最终以呈现视觉表现。
致设计:对于客户空泛抽象的需求,设计师要如何应对,怎样拿出方案作出好设计?
。
陈嘉乐:因为力虎目前每个项目都由我自己操作,精力有限,所以本身对客户会有一个筛选。我的客户一般都比较信任我,基本稿件都是一稿过。我这里的客户并不是需求空泛抽象,只是客户无法用专业精准的语言,或者完全符合需求的实际稿件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所以他们只能说出一些空泛抽象的词语来表达诉求。这就要求我和我的策划具有足够的知识、案例储备,帮助客户梳理、明确自己的需求。
比如客户用“文艺”“小清新”来表达诉求,但其实他想要的远比这两个词深入、高级得多,但是他无法用别的词或别的案例来跟我们沟通。要知道同样一个“文艺”也可以做出很多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调性。因此,我们会采用两个办法:
1、 先由策划端出具策略,给到专业的建议引导客户喜好。
2 、用设计的语言转化客户模糊的表达,利用最合理的参考图或自己模拟的稿件引导客户明确需求,一般我们会给到不同的风格方向供客户选择。
往往客户看到我们的方案,会认为我们在他想要的风格基础上,做的比他预设得更美、更合理。
致设计:你认为对于设计师而言有什么是可以妥协,有什么是绝不能妥协的?
。
陈嘉乐:客户运营端数据的指导,是我们可以磨合商榷的,毕竟力虎的观点是,不要花哨的理论,只要卖货的结论。品牌力增值是目标,点击转化增值更是目标。而不可以妥协的是大宏观的审美,只要是美的作品,都可以不断调试精进。但是不美的东西,平庸或烂俗,我宁愿选择放弃客户。并不是我清高,反而是我比较现实,希望在给别人做品牌时,先做好力虎自己的品牌。我的出品就代表了我,代表了力虎。
致设计:你的梦想是什么?
。
陈嘉乐:在自己喜欢并下功夫钻研的领域,成为佼佼者。用英文讲就是 土逼南波万!
致设计:做设计这些年,你坚持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
陈嘉乐:第一条,是我自我肯定,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出好东西,可以不负团队不负客户。
第二条,是保持气质,每个作品构思过程都要有主导思想,都要打上我风格的烙印。
致设计:说说你设计生涯最苦闷的阶段吧,那时你如何度过的,那个阶段给你留下了什么?
。
陈嘉乐:我似乎没有过很苦闷的阶段。噢,或者可以这样说,每个项目提交未得到客户、同行的认可之前,都是苦闷的。有时候我设立的目标比较高,为了稿子达到自我满意,我会不停的琢磨调整修改,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往往我使劲着,卯着劲,似乎我自己满意的稿子也就会出来了。整个过程中留下的大概就是我老婆的抗议呵呵,因为思考往往会不知不觉抽很多烟。
致设计:介绍几位对你影响比较大的设计师吧,他们的哪些东西影响着你的设计?
。
陈嘉乐:这里就不提陈幼坚、靳埭强等比较遥远的设计大神了,因为对他们只能停留在精神层面的膜拜。真正给我影响和帮助的还是身边的设计大神们,在致设计平台上认识的就有很多位,
例如:潜云,我觉得他的能力很综合全面,给了我实际技术上的指导和宏观的职业指导。为人也义气豪爽,做事做人都值得我尊重。
金妍希,我觉得她是我见过少数很有天赋的设计师。风格自成一派,平时也愿意交流,是我尊重的设计师。
在本页面留言区留言。专访设计师会与你互动哦
[url=http://www.zhisheji.com/zhuanfang/]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