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茁/前奥美资深美术指导
入行八年 先后任职于广州蓝门互动 北京A4A 安索帕 电众数码 奥美等公司
大家好,同时感谢致设计平台的邀请。大学时代机缘巧合了解到网页设计这个行业。之后尝试自己琢磨练习。毕业之后也比较顺利的找到了工作,中间也有一些磕磕盼盼,但大致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是运气比较好,再每个时间节点上都有贵人帮助,感谢这些帮助过我的人,也感谢这个行业的福泽,鞠躬感谢~!
我热爱这个行业,会一直坚持下去。
访谈对话
---------------------------------------------------------------------------------------------------------------
致设计:在这个热点和活动满天飞的时代,设计师如何高效的出一些质量稍高的设计?
.
宋茁:这个问题其实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不断自问的问题,我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说一些我自己的看法。还是最初应该从品牌或者产品角度出发,先了解品牌或产品背景,之后了解一下此次项目的情况,比如活动时间,活动目的,等等……(比如圣诞节,您如果用一个青色,绿色的主色调我想不太合适吧!)把所有尽可能收集的情报都收集到,虽然不一定能够提高效率,但是或许能够减少一下二次返工的概率,再此前提下,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尝试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自己之前所看过的比你优秀的设计师所使用的一些想法,技法,元素等等,融入到自己画面中,这里不是说抄,是融入,这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个人设计能力,美感等等的判断不太好去区分,但是归根结底就是,跟自己死磕出来的产物。把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不完善的地方,想尽一切办法去做的让自己觉得满意和完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对于自己来说质量稍高的设计。
致设计:很多设计师视奥美为圣地,用你的经历,给大家讲讲奥美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吧。
宋茁:我已经离职奥美,谢谢奥美,拓宽了我的眼界,找到了太多榜样。这里的高手很多,每个人都有特别的技能,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一面。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 在没有进入之前,我不可能想得到,实习生里有纽约大学的,之后去了联合国的,也有拿国际广告奖的,身边的学霸比比皆是,各个高学历举个例子,刚入职对接一个项目的同事,过了两个月她离职了,才知道,又考上北大广告专业的研究生了。站在勤奋的角度,大家都加班到凌晨,第二天设计师还可以晚到,他们是客户部门的,还要一早去开会,无法想象,中间的时间,还能自学和考试,太厉害了,艺术家,歌手,独立撰稿人,等等等等,随便一个人都不敢小瞧,也会经常性的邀请全球的优秀创意人过来举办讲座,人文关怀也做的非常到位,环境也不错,经常会发一些好玩的奥美独立周边。每个创意组还配有独立的秘书,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我们并不擅长的问题,可以让我们更专注的去完成各自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客户大多比较尊重设计师,也很信任我们,信任到,某国际500强品牌的总部搞装修,这种事情都希望让我们也参与进来。(汗)总之在这里学会了把姿态放低再放低。因为高手太多,没资格抬头。
致设计:设计师在类似奥美这样的4A公司里,是如何参与进项目里的?你觉得设计师在4A公司与设计公司里,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宋茁:这里面根据职位不同略有区别,比如实习生主要配合美术们去完成一些简单的初级设计工作,不会去单独对接独立的产品线。美术们都会有单独的几个品牌或产品线来具体负责。总监带领团队拿想法创意。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参与到执行当中来。4A公司的设计师与其他设计公司的区别,我个人认为一个是业务能力更全面,现在4A讲究360体系,线上端 线下端,TVC, 移动端,硬广 软文,电商,展会,推广,营销,等等的 只要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品牌,只要能想象到的方式都可以去运做,离职前参与到的一个项目就是国内某品牌的新车发布会的展会设计,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设计师需要的能力相应的要更加全面,深度和广度都要有。还有就是创意策略能力, 不仅要能做还要能想,甚至是能说(会沟通)。
致设计:在商业设计中,你觉得设计师最需要做到的,是哪个方面?
.
宋茁:最需要做的是能够摆正自己的心态。首先还是应该站在品牌的角度,站在项目的角度出发,为客户,为品牌带来价值,为他们解决问题。毕竟设计师是一个用设计解决问题的工种。(换位思考,假如我们的客户,我们的产品经理,或者是销售,都比我们优秀,我们能想到的,他们都能想到,我们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那我们的价值何在?我们只能被淘汰。)
致设计:好的设计不一定能转化成商业价值,在设计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上,你如何取舍?
.
宋茁:2个情况,一个是工作中,我还是比较传统的来,根据需求去完成设计,根据品牌固有调性去做,不会瞎搞,也不敢,我也不想被客户打回来二次返工。一直是工作之外,想做点东西,玩玩或者练练手,我还是会做点好玩的,有意思,至少可以让我随意发挥的这种稿子,不知道这算不算艺术性的一面。好的设计的前提,一定是可以转化成商业价值的。好的艺术也是可以转化出商业价值的。先求对,再求好,还是应该以商业性为前提,毕竟设计师不是艺术家。咱们可以做一个艺术性的产品出来,经过包装再给他卖出去可以,但是,设计这块,特别还是要依据品牌本身固有的调性来去走风格。
致设计:站在设计师的角度,你会怎么去理解一个品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你又是如何去感受品牌的?
宋茁: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每个品牌都有背景故事,都有市场定位,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可以尝试把品牌拟人化的去理解,好比像奔驰和JEEP,前者像是一个低调有内涵的中年人。后者像有点狂野有点MAN的男人。而MINI就像一个很小资,很有情调的年轻姑娘。其实站在消费者角度,因为我是设计出身,更多的第一眼还是从视觉感官上去感知,再者会从产品的使用体验的角度去感受这个品牌,他能为我带来什么,第二次还值不值得我进行二次购买。所以一般包装上更考究的产品,第一眼对于我这样的消费者来说是加分的。就比如“好东西”这个品牌的产品,第一眼看到都有想购买的冲动。
致设计:两者之间的角度切换,是不是你设计的切入点?拿到一个项目,是如何从点子实现到最终设计表现的?
宋茁:其实对于广告来说,基本的市场洞察就是需要我们设计师在设计师和消费者两个角度来回切换来进行。需要我们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去看待产品,比如说这款产品的哪个功能点,更吸引消费者本身,使得潜在的消费者能够有可能进行购买的功能点。之后切换到设计师的角度,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把这款产品的功能点更好的在 视觉上去表现出来,可以很容易的被潜在消费者所察觉到。这些事都需要两者之间的切换才能达到的。
在点子最终实现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策略环节,一般我们在拿到项目的时候,都会前期有一个大的策略方向,由策略引导创意(也就是点子),再最后创意敲定,这才开始执行阶段的设计。一般创意敲定之后,执行反而更容易了。
举个例子,策略层面,奔驰要做某款车的冬季推广,进而提高此款车型的销量,那创意可能就是站在这个大帽子的前提下,去思考,可能最后产出一个冬季冰雪节(试驾活动)邀请潜在受众过来试驾,这个时候创意画面其实就可以遵循这个前提,先提炼出这些关键词 冬季 试驾 冰雪由此引申推倒,这个画面一定是冬季的雪天并且会有赛道的出现 再加上车,这样一个基本的画面就已经再我们脑海中大概呈现。这样我们可以开始执行,快速的出来一个大致的画面,基于这个画面,再去增加一些细节,画面中是否添加滑雪的人物,是否有滑雪场的露出等等,基于需要来进行进一步的添加和润色。最终产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稿子。
致设计:你认为对于设计师而言有什么是可以妥协,有什么是绝不能妥协的?
宋茁:设计师再设计的发挥上如果与项目和需求想背离,这时候可以去舍弃一些发挥,尽可能的先把方向作对,很多刚入行的朋友,包括我以前,经常太执着于画面视觉,有时候发挥的过了,做出来不是客户想要的,经常二次返工,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绝不能妥协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找到了对的方向,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尽最大的能力把现有的画面做到最好。这个是好的设计是设计师的根。
致设计:到目前为止,在设计生涯中,有遇到什么有趣或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吗?可以跟我们聊聊吗?
.
宋茁: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对有过莫大帮助的人们。鞠躬感谢。小新,早年的互动时代,风格影响了国内的整个圈子,大家都在模仿他。我的初期设计也很多是在学习他的方式那时候我还是学生,加上他Q请教他问题别提多激动了。我很崇拜他的。去年金宝街吃饭,远远地碰到了他在吃饭,没好意思打扰他。遗憾。
学生时代有幸在网上认识了天昊哥,当时他就是某4A的资深美术指导,在网上我们聊的很投缘,就经常请教他问题,他也愿意教我,很多修图的本事是跟他学的。蒲露同志,曾经也当过老师,桃李满天,现在也是大老板一枚。当时他也是学生,我俩年纪相仿,但是他做的比我好得多,经常请教他设计上的问题。后来京东提案,500万的案子,他因为抽不开身,就打电话给我,让我帮他去北京提案,我也没多想,就去了,没有拿下,很遗憾,挺对不住他的,杀到了对后一轮,现在想想或许换个人更好些吧。谢谢他的信任,满满的感动,也有不小的歉意。
冯哥,本名冯铁,互联网设计国内的鼻祖级人物,当时刚毕业就在网站上发了条信息,说毕业了需要找工作了,冯叔,很仗义的说,让我来北京,我带你一家一家看,你挑一下,最后还加了一句,实在不行,你就去我公司,当时其他公司给我大多是3000左右的薪资,冯叔给我开到7000,在10年前这个数字不是个小数。冯叔待我不薄啊~真的很感激他,但是后来我选择了一家广州的互动公司,因为当时比较执着于互动行业。没能跟冯哥,这是最大的遗憾。
灰昼,我亲爱的灰昼哥,毕业本来是要跟他的,后来我的位置被牛MO王同志给抢跑了,人生啊命运啊,后来还好他又跑新浪了,我才过去的。当时工作没多久,跟灰昼哥一组,有项目搞不定,我加班,到9点多,他在家里问我完事了吗,我说没,然后灰昼哥说,把东西发我10分钟给我做了做,说给他们吧,肯定过,最后还加了一句,别告诉他们我做的啊。。现在想想当年的灰昼哥挺好玩的。我也挺二的。还有就是致设计平台的这帮兄弟对我帮助也挺大的,特别是潜云,后来好几个事,算是人生转折的事,潜云同志在这几个点上对我帮助很大的。活好,人很仗义,也很靠谱,还很年轻。回北京了咱们大自助啊。。。。笑。。。。还有这次访稿,我这不靠谱的让编辑兄弟等我到凌晨4点。一鞠躬 二鞠躬 三鞠躬。
致设计:入行8年。对那些在继续坚持设计并且热爱设计的致友们说几句吧!
宋茁:感恩设计,感谢大家的陪伴,向所有坚持这个行业并且热爱这个设计行业的致友们致敬,相信未来这个
行业因为大家的一点一滴的努力,汇聚成河,最终使这个行业越来越好,国内的设计力量越来越强,大家彼此
努力一起加油,未来的行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一个值得用心坚持和捍卫的行业。
干货满满,感谢宋茁的分享
[url=http://www.zhisheji.com/space-uid-71455.html]
在本页面留言区留言提问。专访设计师会与你互动哦
[url=http://www.zhisheji.com/zhuanfang/]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