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
大学毕业工作了2年以后转为SOHO族(在家上班的模式,主要做平面/网页),所以空闲时间比较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游戏,今年3月过半才出来上班,转行做了电商,因为前面耽误了太多时间了,所以立志一年内成为行业高手,现在快9个月了,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访谈对话
----------------------------------------------------------------------------------------------------------------
致设计:您的作品很多都是合成的,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合成呢?
段坤明:我是偶然看到国外合成大神的合成过程非常牛逼,当时我和我的小伙伴都被惊呆了,于是乎就立志成为像他一样的装逼达人,现在正在学习路上。
致设计:好的合成海报需要注意那些要点呢?
段坤明:设计师就是导演。做合成跟拍电影是一样的,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剧本),要源于现实,但必须是要高于现实,这样子才能有点击量(票房)。再就是素材(演员)了,好的素材就是好的演员,你就随便那么一摆都招人喜爱,再运用调色技巧(特效——Duang),把创意(剧本)和素材(演员)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里面一定要有出彩的点,比如一只鲸鱼,在大家的认知中他都是在水里游的,你把它放到天上飞;一个小相机你可以把它放到跟大山一样大,这样子就出彩了。
致设计:感觉你是在玩用设计的方式去做设计,这种不断保持创造力的来源是什么?
段坤明:任何人都不会有那么多好创意,这需要你不断的学习参考别人的好创意,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工作中呢~自己整理一个素材库,把好创意好想法分类整理起来;生活中呢~看到好的创意的东西一定要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可发到手机上,一句话即可),比如我是做滤镜的,我在看好创意作品的时候就会想,这个创意可不可以用到我的产品上。99%的人都有很多天马行空的创意点子,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出来呢?因为他们只停留在想象阶段。比如设计师占10%的比例,9%的设计师在找素材阶段就卡住了(找素材要透视,角度,光影都一致的,不是很好找。),剩下的1%在挣扎中学习进步。
致设计:作为设计师,是怎么把创意转换成最终的作品的?
段坤明:首先平时我会经常浏览、搜集一些好的作品创意,时时想着可不可以用到自己的产品上。
其次,当确定一个创意点的时候,我会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幅画面,根据画面搜集相关素材,我平时也有建立自己的素材库,看到好的素材随时随地收集起来,分门别类,用的时候找起来会很方便。推荐花瓣网,它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收集网站。最后呢,根据脑海中的画面(初期可画一个草图),找到相应透视角度的素材,统一素材的色调光源方向,把产品融合到画面里,这些做完之后,建一个调整组,调整整体色调,最后加一个镜头光晕就完成了。
致设计:你觉得在整个设计的流程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你通常情况下如何解决?
段坤明:我觉得最难的部分应该就是创意了。没有创意的解决方法上面也说了,平时多搜集浏览优秀的合成创意作品,分类整理。看得多了,做得多了,视野就打开了。初学合成的设计师最难的应该是找素材,想法是有的,但是比较模糊,想找一个素材的时候,找不到也不知道哪里去找。
致设计:妥协,这是所有设计师经常要面对的博奕,那么,你认为对于设计师而言有什么是可以妥协,有什么是绝不能妥协的?
段坤明:什么都可以妥协,唯独钱不可以妥协!只要钱给够,你想咋改就咋改。这个多上几年班就领悟了。
致设计:您的梦想是什么?
段坤明:梦想啊,容我想想,该实现的好像都实现了......
致设计:到目前为止,在设计生涯中,有遇到什么有趣或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吗?可以跟我们聊聊吗?
段坤明:甲方嫌设计白色不够亮,我反复调试到了纯白,甲方还是觉得不够亮,我沉默了一会儿,把电脑屏幕调亮了!甲方长舒一口气说,唉!这下对了!
[url=http://www.zhisheji.com/zhuanfang/]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