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设计:简单介绍“你好大海品牌设计”团队规模和结构?
业务结构主要分为:
1、品牌策划
通过品牌定位打造独特的价值高地,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一种个性化的区隔,并使消费者与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之间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从而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声浪。

2、品牌设计
基于定位、受众、战略和销售四个维度所输出的可以产生品牌记忆点和销售转化的视觉形象物料。

3、IP形象系统
IP最大的特别之处来自他能拟人化的输出品牌价值观,让消费者多方面的了解品牌的文化和价值,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链接,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与忠诚度。不是所有品牌都需要IP设计,但他绝对是商业变现及拉开竞品区隔的重要元素。

4、产品设计
产品外观设计的核心是产品的形态美设计,是产品设计师在系统地市场调研分析后,在产品外观设计精确定位的基础上开展的设计。

5、电商视觉
电商相关页面设计,主图,详情页、活动页、主页、海报、banner 等相关内容,关注页面以外的人性,渠道的效果,产品、卖点和价格的呈现方式编辑和美化 PC 端和移动端页面。

致设计:为什么取名叫“你好大海”,其中有什么典故吗?
没有什么特别的典故,因为心中一直没有实现的设计梦,也想做一个追梦人,可以在中国做一个小小小的设计公司。关于公司的名字,是因为喜欢大海,但在海边开工作室又过于理想化,所以只能每天问候一声大海:你好大海,哈哈哈哈哈。

“减损哲学”—我们主张用简约,留白,用色彩和线条来做品牌精神的传声筒。将品牌想要表达的意思简化,浓缩,减损,直至只剩下最精确的部分,然后将其表达,书写。
设计拥有一种强大的能力,它能用最本质的方式 ,去传达最重要的理念。
削减了不必要的元素来展示最原本的信息,因为使用了最小限度的表现, 反而扩宽了观者想象的空间,在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中找出一个重要的本质来,并提炼精华,展现外观是非常重要的,凭借这些本质所蕴含的精神,成为真正的打动人心的来源。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不是越复杂越好,也不是越简单就越贵。《花相公》美妆品牌的升级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既不同于传统国风,也不是一味的去追求的极简,有稍复杂的品牌元素也有相对简约的部分,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最大程度的融合。
你好大海所坚持的“减损哲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精准”,就像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思维方法论,保留差异,多样统一,但又恰如其分的表达,正是我们一直坚持的。



首先就是前期沟通,沟通在整个设计流程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沟通中可以了解到,品牌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现阶段中遇见了什么样的问题,现阶段的客户群体画像以及我们能够解决那些问题等等,从而达成对“核心问题的初步定义”。—— 确定品牌方及设计方理解问题所在并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产出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初步沟通后我们会开展深入的项目洞察,综合初步沟通了解到的信息以及专业经验与逻辑分析,得出品牌独有的视觉差异化定调。
最终建立一个决策框架并形成可视化的设计情景版,初步判断并测试不同概念和风格的表达形式。

很多人都觉得品牌就只是一个名字,只是一个广告,或者只是一个logo,其实这些分散的点都不是品牌 。
品牌与logo是不能直接的划等号的,品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一提到品牌,每个人都会对品牌拥有自己的见解,比如,苹果的手机,麦当劳的汉堡,可口可乐的饮料,耐克的鞋子等等。
从本质上讲,“品牌代表商品成为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和实质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是企业长期努力经营的结果,更是企业无形的载体。它应该是一个有名字/标识的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线上,包含了线下,也包含了体验,也包含了视觉,他会有很多触点在里边,也就是产品中所有触点的总和。
而logo是整个品牌中的标志一部分,是品牌的组成要素,便于消费者识别不同的商品或服务的,是品牌内在文化及价值的视觉化表达,具有简洁、明确、一目了然的视觉传递效果。


插画其实是一种将情景通过视觉形式传达给受众的艺术,而商业插画设计不仅可以带给人视觉美感的感官享受,还有一种传达某种信息的功能用途,正因如此,商业插画不可艺术性过强,要符合大众审美,要根据消费者的审美标准进行插画设计,才有可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插画师在创作的同时应该注重整体的氛围感,关注画面中的层次,在构建图形元素时,要充分考虑图形和元素的层次感,运用元素增加视觉效果,以利于作品的表现,形成视觉共鸣,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心里印象,从而达到传递产品信息的目的。
总之,在插画设计中,必须要有深度的理解,才能灵活地运用图形、色彩、文字、构图等视觉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惊艳的美学元素。



设计师也设计要满足的是社会人的需求,它不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如果只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设计,而很少考虑消费者的想法,这样的产品不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自然成为卖不出去的“艺术品”。
设计师也要认识到商业化运作的重要性,要理解市场、了解个性建立背后的共性条件;诸如:消费者的共性需求、品牌的共性经营策略等等。
要能从消费群体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藉由设计赋予他们新的体验,要能从客户的商业需求来调整做法,才能在坚持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实现设计的想法。

热爱自己的设计事业,对生活充满激情。热爱是一切创意的源泉和动力,作为一个设计师,刻保持着求新,求奇的心态,他总是多看、多问、多思考,喜欢追根究底、探求事物的内在奥秘。
能通过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溯本求源,运用某一事物的基本原理而演绎成为意义深远、具有创造性的定理或引发出新的概念,并能在实践中应用,才能不断地革新和创造,不断地推出创新的设计作品。

这取决于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自由设计师,并无标准答案。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提供设计服务而非实现个人意识为目的的自由设计师,我认为成熟的时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系统整理出自己的作品集
2.了解品牌从0到1的整个构建设计,以及为了实现设计需要的和客户沟通对接,管理客户预期,各种途径准确表达设计意图,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
3.了解或制定一个接单流程
4.拟定合理报价
5.适合自己的可持续性时间管理方案
6.自主学习能力&保持好奇心。

有机会了解不同行业并参与其发展的某一进程,并为其创造价值。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追求最大化的商业价值
品牌方&设计团队:在设计之初需要综合品牌方的基础需求/对市场的了解与预判/专业的经验储备及审美等,先做好一个“核心问题定义”—— 确定品牌方及设计方理解问题所在并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产出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
用户需求&设计团队:定义主要用户及潜在用户,跳出已知的标准和价值观,用同理心对其需求进行挖掘。
市场需求&设计团队:定位市场,然后细化赛道。分析品牌产品本身或者品牌价值/视觉的差异化优势,并用设计语言加以呈现。

建立理性的逻辑思维和可以主观的审美体系,尝试同时用理性和感性去解读“美”。培养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共情能力,明白“创意”不只是灵感乍现,商业设计需要为商业服务。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