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的致设计ID是“梅红提爱克斯”简称为“梅红”我是一名热爱主机游戏的玩家,从FC到现在的switch,几乎玩过了所有主机。平时自己也会做一些电子音乐。
其实我并不是设计师,我的工作是在游戏公司做项目管理,带团队,说到三维最初是2016年,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关于C4D的介绍,发现这个软件和3dsmax,maya之类的都不一样,说起来就是更加简单,看起来很美,它的设计理念和使用逻辑感觉也更适合设计师们。然后便开始自己日常空闲时间学习一些c4d的基础知识。
致设计:就是看到了软件介绍所以才学习的吗?没有别的目的?
梅红:起初学习c4d目的还比较单纯:给老婆设计生日贺图!当时感觉找到了一种更简单或者说更加新颖的方式可以来做贺图!当时只学习了基本操作和扫描、挤压之类的简单功能,使用的是默认渲染器,一共做了两张贺图。
用C4D做了两张贺图后,发现当时已经可以看到国内的一些C4D作品。
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DemonZ的作品,被震撼了……
心想c4d居然可以做出这样的东西,真是太好玩了,那一刻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去正式深入了解和学习C4D了。于是乎,就去下载C4D当时最新版本R17。

设计生日贺图
致设计:爱情的力量真的是伟大啊,你的ID梅红提爱克斯也是和爱情有关吗?
梅红:“梅红”源自我设计的一个卡通人物的颜色,“提爱克斯”也就是TX的音译了,使用“爱”的原因就是我觉得做每件事都需要去喜爱它,才能做得更好。
致设计:后来对C4D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吗?
梅红:是的,激发斗志正式学习.2017年9月
此时,斗志被激发,该好好的做点什么了?还是每天玩游戏?哪个更香呢?
思考过后决定还是选择三维,于是我做了一些图,发到了网上。
第一帖C4d作品得到了编辑推荐,顿时信心大增,网友点赞和留言也带动了我学习的热情与速度,根本停不下来。
致设计:你从零基础是如何开始学的?
梅红:凡事有兴趣,我都会很快的学习进去。我最开始是用macbook来学c4d,做东西很不顺手,而且会非常烫,渲染的时候风扇都会飞起来。2017年8月买了台式机,配置是i7,gtx1070,开始正式学习c4d/(其实是一台游戏配置的主机,没有很高,后来19年才换的2080ti。)
当时第一想法是开始找点系统教程看,先后找到了几个教程,白无常基础教程,doyoudo的c4d学习路径,还有老鹰的教程。doyoudo是我会推荐的教程,他们现在已经更新了完整的C4D学习路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可以让你一步步了解C4D的一些基础内容。
我自己看教程学习了一个多月,当时还学了阿诺德渲染器,后面在网友的推荐下才去了解OC,OC也在那个时候慢慢流行起来了。


最致设计:开始学习的时候遇到过那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梅红:最开始遇到的就是电脑使用有局限,于是换了台式机,使用上面就顺手多了,操作也流程很多,可以专心开始研究和学习;
在看完大量基础教程后,我发现这些并不是我想去研究或感兴趣的内容,不能匹配我的学习兴趣和进展。后来,我转变了学习的方式,不再去看系列教程,转而去找一些官方的资料文档和视频,还有国外大佬的一些教程视频,当然找教程的内容是有明确的目标的,比如我要做一张图里面想用到一个液体碰撞的效果,那么我就会针对它去找到最合适的教程,做深入研究;如果搜索不到,那么我会去找其关联的内容来缩小范围,从它的整体去了解,逐步根据这些碎片或者零散的信息,推敲出制作方法。
有时候,咨询身边的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当然这个问题是很难在网络中被找到的。
在当你习惯了这种练习方式后,量变就可以带来质变,所有知识点都会在实践的积累下连贯起来,C4D的知识地图也会越来越完整起来,经过一个阶段后,这个地图上面的内容都可以自由的去搭配使用。
致设计:你目前发布的作品风格与最近流行的“赛博朋克”风格非常像,是与你喜欢的游戏有关吗?
梅红:是的。赛博朋克是我非常喜爱的题材,自游戏《赛博朋克2077》公开以来,一直关注它的进展。最近的这组设计是在其发售前(2020年11月19日跳票前)决定开始设计的,发誓要一直创作到它上线为止,结果它再一次跳票了......最终截止12月10日,一共完成了11组设计。创作的主要灵感来自之前CDPR公布的《2077》相关的内容,还有买的官方画集。画面图形主要是探索装置设备与数据图形之间组合的美感,并且符合赛博朋克2077的视觉感受,是一组纯粉丝致敬的作品。
致设计:你一直都热爱玩游戏,毕业后也选择进入游戏公司,而且我觉得游戏特别能让人上瘾,你居然可以为了三维放弃玩游戏,有没有想过专注做三维,把这个当作你的事业。
梅红:游戏可以尝试到很多不同的体验并获得成就感,确实是一个能让人上瘾的事。在研发游戏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只是它的媒介和标准有很大不同,同时也需要更长的流程,是一整个团队,甚至更多不同团队合作的共同努力。所以,我觉得目前作为这种团队中的一份子,是非常幸运和充满挑战的。
同时,我把自己定义为创意内容的输出者,相信很多创作者也和我一样,在寻找自己能够输出给大家的表达形式,以及创意内容,而这些内容可以链接到世界上的许多人,这也是为之兴奋的一种体验,所以我们的创作是不会停止的。
致设计:看你作品更新的频率还是很快的,目前三维,音乐,游戏,在时间上你是如何安排的?
梅红:因为我基本做的都是短期作品,1-2小时就可以完成。做图是固定时间,做音乐是碎片时间,玩游戏是偶发时间,所以三者是可以分得比较开的。我节省时间的方式主要就是在空挡用手机去做设计后期,在碎片的时间用app去展开音乐的灵感,所以一般做一首音乐基本会有很长的时间跨度。
致设计:你组织了梅红C4D周练的活动,参与的朋友也不少,你觉得大家遇到最多的问题是那些?
梅红:我发现比较普遍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缺少自学的能力,二是缺乏对设计审美的培养,三是设计基础知识的欠缺。
致设计:有那些好的方法可以解决?
梅红:主要就是看、想、做三个事情间的循环。很多艺术家、设计师都是通过海量的练习、研究、思考,才成为大佬,没有例外。
自学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我喜欢一直去学习新的东西,每次从接触再到深入学习的过程会非常的有趣,特别是你在尝试学习一些全新跨界的内容时。
不管做任何事情,能够通过自己思考摸索或从别人身上去发现分析的人,自我迭代更新的速度都是很快的。
我觉得关键是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些人在同样学了一个内容后,就可以举一反三,结合出更多的创意,有些人可能只是学到了那一个内容,然后继续学下一个,机械的学习是进展最缓慢的,而且这些内容间是没有任何结合与串联。
现在有些培训机构会帮你制定了一套综合递进的学习方案,能够帮助一些不善于自学或者达成更高效的学习效率,同时学习到正确的学习节奏和方式。
假如你自身缺乏或者需要巩固一些基础知识,那么可以自学去补足它,也可以系统的去进行一定的课程学习。
当你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后,也说明你的技巧会有很快速的提高,那么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提升你的上限,也就是审美,它可以驱动你做出更好的设计内容,进行更准确的作品分析,最后你会更加明确需要学习什么。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我也需要继续学习。
致设计:站在设计师以外的身份你是如何看待设计这个行业的?
梅红:我觉得目前整个设计行业是趋向于融合的,在同个时间段内,在不同行业都可以看到相近的视觉风格出现,例如酸性设计风,也运用到了一些游戏界面设计里面。
因为视觉设计师、插画师、界面设计师等等会加入到各个行业中去,行业赋予了他们不同的属性,随着行业的发展,他们在职业规划和成长路径上也慢慢有了区别,他们格局特点又互相影响着。
致设计:游戏公司招聘设计师有那些要求?
梅红:游戏公司的设计岗位种类还是比较多的,根据不同的设计内容会有分工的区分,比如道具设计、服装设计、怪物设计、分镜设计等等。
在视觉设计这方面,主要有视觉设计师和GUI界面设计师,两者间有专注的不同领域,也有互相衔接融合的部分。视觉设计师是主要负责游戏品牌内容、运营活动、游戏衍生品等游戏本体外的设计部分,而GUI设计师就负责游戏本身的界面和视觉设计。
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招聘要求来说,游戏行业设计师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们需要喜爱游戏,把体验游戏作为一件吸取灵感和搜集素材的日常兴趣,大部分会延展到ACG各个方面。
在专业技能方面,根据不同游戏,会需要有一定手绘能力,使用手绘板绘制游戏图标、界面背景等。以视觉设计为基础,游戏UI设计相关知识为核心,其中也会涉及到字体、图案等的设计。
因为现今设计越来越趋向融合和多元化,假如还掌握一些动态设计技巧,或是三维设计能力,这些作为拓展和辅助能力,已经是现在更高端公司的标准要求。
除了设计能力,还需要了解游戏研发使用的引擎,熟悉关联的环节,比如GUI就需要懂得界面模块在引擎中的使用,当然这些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时间积累经验的。
致设计:对和你同样热爱三维的设计师们有什么想说的?
梅红:放眼未来,我想大家一定不会局限于三维这个媒介,就像很多三维设计作品中使用三维去模拟二维效果,许多视觉设计师跨界去使用三维表现手法,在视觉上有太多不一样的冲击力给到我们,三维的界限已经模糊了。
热爱设计的我们在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这个作品的背后一定是你对事物的热爱、热点的关注、自身思考和自我表达,三维(C4D、Blender)作为非常适合创作者自由创作输出内容的工具,为我们所用,创造出更加独特,更有艺术高度的设计作品。
因本期嘉宾不方便展示自己真实身份,故本期无音频等资料,我们下期再见哦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