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台版】内容更精彩
个人介绍
席江龙/专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北京渡视觉创始人
获奖经历:
《正刻楷隶》字体作品荣获第九届【方正奖】字体设计大赛中文专业组优秀奖;
《正刻楷隶》字体作品荣获2018靳埭强设计奖字体专业组银奖;
《纤柔简宋》字体作品荣获汉仪字体之星设计大赛正文字体组三等奖及评委奖;
《YO+跨境商品生活馆》母婴品牌形象设计荣获第八届Hiiibrand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赛专业组评审奖;
入选出版物:
《西堂砂器》作品入编《字体呈现》;《阿司匹林博物馆》、《湄江记忆》品牌形象设计入编《brand创意呈现Ⅳ》;《YO+跨境商品生活馆》、《七十二克》、《小茶丘》品牌形象设计入编《brand创意呈现Ⅴ》;《鳗岐屋》日式餐饮形象设计收录善本图书;
与设计的故事
出生于陕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回想当初也不懂什么叫设计,高中时期就稀里糊涂的学习画画,和别的艺考生有着同样的经历:到西安集训、联考、单招......大学选择了设计专业,主修平面,期间自学过一段空间设计;
毕业后在哥们的指引下,来到这个大家一直向往的大都市——北京!来到北京的第一天就去和设计圈子里面的一些大师们聚会,去感受下设计师们的丰富生活,呵呵!
开始去的一家设计公司,早上坐2个小时地铁到公司,下班再做2小时地铁,回到住的地方在10点左右,就是我哥们所在的公司,一起上班一起下班;那时北京地铁2元随便坐,在该家公司呆了2个多月,快要转正了,后来考虑到每天的车程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辞职了。
这期间上过班,也和别人合伙过,各种折腾,各种尝试吧!发生了很多囧事、趣事,要是一一道来,那就成长篇小说了。
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呆过,全都是专业的设计公司,什么都做LOGO、VI、画册、海报、包装、网页,甚至空间的东西也简单做过;其实就是一个杂家,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
在设计公司呆了两年多时间,不是特别喜欢其制式的工作模式,在积累了一段时间后来和两个哥们决定创业,目前经营北京渡视觉设计工作室,做一些喜欢的项目,尝试不同方式及风格来诠释艺术与商业项目的结合,也是在尝试中不断学习突破,工作室一直没有包装及推广,作品的质和量往往是矛盾的。
从业感悟:基于审美之上,设计没有好与坏,只有适合不适合;看似高端、大气,没有市场及载体支撑,都是纸上谈兵!
致设计:你之前有说到你在设计生涯中有遇到很多很多囧事、趣事,其中令人印象深刻是一件?可以跟我们聊聊吗?
席江龙: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参加比赛,往往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比如参加【方正奖】字体比赛,本来第一次做字体,抱着尝试的心态,只是尽力将作品做好,没想到后来作品《正刻楷隶》获得了【方正奖】字体设计大赛中文专业组优秀奖,优化后投稿靳埭强设计奖,又意外的获得了银奖,所以有时世事难料,尽力就好,有得有失,得到的往往是在努力的过程中。
《正刻楷隶》
第九届『方正奖』字体设计大赛,中文专业组优秀奖作品;
2018靳埭强设计奖字体专业组银奖

致设计:你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想要创业的?
席江龙:我是2012年毕业的,在工作2年后发现设计这个行业往往付出会低于回报,这里的主要指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在发现爱好和回报有些矛盾的时候,就想到为何不将自己的爱好用于工作,产出相应的回报呢?
而当初在打工时,接触的项目相对比较制式化,每天在极大的时间压力下,很难产出与高质量的作品,也很难融入自己的喜好,因为设计师是比较感性的,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不想被困住,正好身边的朋友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一拍即合,就开始自己创业。
致设计:在你在看来设计师什么时候适合创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席江龙:设计师创业难度相对还是比较大,想要做成规模就更难了,因为设计师往往在自己的专业内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相对在公司长期规划和团队管理方面就相对较弱。
在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团队管理水平和市场把控力后比较适合创业,当然业务量是最基础的要求。若个人能力在特别全面,特别强的情况下,独立创业是比较合适的,也可以选择适合的合伙人,性格、专业能力等方面互补的合伙人是最好的,前期创业可能就是老板干活,什么事都需要亲力亲为,后期团队的培养尤为重要,当团队或某个员工有一定的能力,创业人就得慢慢抽离出来,考虑团队的长期发展,制定长远的规划。总之,创业不易,继续努力吧!
致设计:好的设计是一个视觉锤,能让品牌一眼被记住。在设计的时候如何给观众留下视觉锤的印象呢?
席江龙:视觉锤,或者说超级符号、图形、色彩,首先需要适合该品牌的理念,粘合度要高,是该品牌特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大众熟知后,听到名字就能首先联想到的,比如蒂芙尼的蓝色。我做过一个日式鳗鱼饭的项目《鳗岐屋》,首先根据品牌名去联想,鳗鱼、屋檐,岐这个词代表的是日本岐阜县,地名没有特别具体的形态可以表示,鳗鱼可以表示业态—鳗鱼饭,屋—餐馆,下来就是整个符号的塑造了,以达到相匹配的风格和形体。
致设计:平时在为品牌设计LOGO的时候会先有哪些准备工作?
席江龙:根据客户需求确认大致风格方向,同行竞品分析,结合市场找到该品牌特有的内在,确认logo需承载的品牌力,后期就是logo的呈现了,图形、色彩、品牌名等。
致设计:经常有一些从未做过LOGO的设计师被公司要求设计一个LOGO,作为员工没有办法只能硬上,那么在专业知识欠缺的情况下有没有一些小窍门能帮助设计师完成这份工作?
席江龙:小窍门?没做过logo首先得找对方向,就是老板想要的logo感觉,前期不用马上动手,可以先分析该公司所属行业的特性,因为每个行业的logo都用共性,找到这个共性后,网上收集自己感觉适合该行业,该公司的logo感觉,可以和老板碰一下,试探下老板想要的logo感觉,下一步不就有方向了嘛!因为没做过logo,想突然联想到一个图形代表该公司的形象很难,那就最常规的思路,品牌名做字体设计,首字母图形化,从行业产品内提取图形元素,从这些方向找突破点,进行创作吧。比如我做的一个项目《YO+跨境商品生活馆》就是从名称“yo+”出发,结合其品牌属性:包容性、扩展性出发的。
致设计:进入设计行业已近八九年了,据你观察,设计行业这些年发生着那些变化?
席江龙:从业快9年,算是老油条了,哈哈,设计行业越来越完善,高度也在提升,以前是制式化,统一化,现在更讲究个性化、人性化,在用户体验和情感表达方面更为突出。
致设计:作为设计师,你又是如何对应这些变化?
席江龙:提升自己,不断去突破现有的格局,去尝试新的设计语言。紧密关注市场变化和大众的心理变化,大众的消费需求才是最好的设计点,设计最终是为人、为生活服务的,好的设计师应该是更懂生活的。
致设计: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经验的积累,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核心竞争价值是什么?
席江龙:市场千变万化,年轻的设计师个个优秀出众,核心竞争价值这个概念已经很模糊了,我只想说,为客户着想,为客户的客户设计,将每个项目方案做到几乎完美,这算是竞争力吗?
致设计:作为设计师有没有朋友找你“帮忙”设计一个LOGO?你是如何处理的?
席江龙:哈哈,这里的“帮忙”是指免费吧,这个可能是每个设计师都会遇到的,我当然有遇到,有时间也会“帮忙”,但只做一稿,不修改。没时间直接拒绝,或推荐到设计朋友,他们自己谈费用。其实“帮忙”这个问题是设计师的通用问题,可以直接拒绝的,我们就是靠设计吃饭的不是?好的朋友也不会没预算找你设计的。
致设计:平时会通过那些方法来不断的提高自己?
席江龙:专业方面那就多关照行业动态,尝试新的表现形式,通过软件,工具等,生活阅历方面多多体验生活,观察新生事物,社交、读书、写字、到处走走,看看世界的变化,感受世界美妙的实物,可以触发自己的灵感,融入新的项目。
致设计:对致设计有什么建议?有什么想对致友说的?
席江龙:最后感谢致设计的专访,甚是荣幸。
建议嘛~可以尝试将市场上的东西融入进来,让设计师们更好的了解市场动态,比如说设计师有个茶饮的项目,就能首先想到来致设计平台找近期茶饮行业的动态,主要是设计方面的,这样致设计的专属性会更明显,细分性会更强,哈哈,个人建议~大家共同努力。
想对致友们说的就是,荣幸相识,以“致”会友,设计之路任重而道远,腰背挺直,以防职业病~哈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