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老铁们好,我是Eric Wu,当然大家也可以叫我佐木(花名)
很高兴收到致设计的专访邀请

毕业至今也快两年了,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UI这条设计路,也较顺利的从实习到现在一直做着UI设计。虽然我是视觉传达专业毕业,但做UI设计真的是从0开始,所有的一切全靠自己摸索。为了能够更快的融入这个圈子确实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当然目前正处在职业发展初期的我,仍需要不断的“摄取营养”-多看(书),多玩(app),多记(思考),积累更多的经验。我常说自己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完美是对工作的坚持,理想是对生活的态度。虽才疏学浅,却在不知深浅的尝试着,设计对我而言不是生命,是生活。
访谈对话
--------------------------------------------------------------------------------------------------------------
致设计网:目前交互设计流程正在发生哪些变化,你对未来设计师发展趋势有什么样的判断?
佐木:根据我目前接触到的公司设计流程一般是,首先需要评估产品机会判断产品是否拥有市场即可行性,明确项目需求很重要但是这往往没UI啥事哈哈,然后由产品团队进行功能设计,然后交互在确认需求和功能后开展交互设计,根据需求文档产出原型图,然后根据原型输出交互设计文档,评审通过后UI设计界面,然后配合开发完成产品设计,在最后反复的测试和修改通过后就可以上线啦。个人从业经验比较短这也是目前我所接触到的,当然大厂会有更完善的设计流程。那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随着移动端的爆发和创业大潮的到来,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小型团队剧增。在小团队里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就好像我,虽为一名UI但在公司需要承担交互、动效、网页、平面、视频设计等,在贯穿整条产品线上能很好的锻炼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那我个人认为能够相对独立地完成一个项目的基本构思、原型设计,工作贯穿策略,设计到执行的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栈设计师,这也是未来设计师的发展趋势。未来的设计师不再是单一技能的专供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横向发展。不断的学习,尽可能多的接触产品线上的相关人去熟悉他们的工作,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产品设计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致设计网:平时购物会观察电商UI和交互吗?有没有发现特别的地方?
佐木:在电商UI设计中,品牌强化在商业的角度上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提升市场上产品或服务的意识。我个人感觉电商UI设计会在凸显品牌同时更注重视觉的冲击力和表现力。设计的主视觉需要第一眼就抓住用户的眼球,往往界面设计的主色调会应用红、黄、橙等高饱和度色彩来引起用户购买的欲望。相较于视频、社交,阅读等产品它的商业目的更直接就是让用户来消费。在这种情况下,UI设计会通过颜色,排版,动效,插图,图标等方面吸引用户在平台消费。那我自己最常用的京东和淘宝,虽然是两个品牌,但是用久了会发现它们其实大同小异。那对于交互,我觉得在电商的交互中必须要有清晰易懂的导航设计,时刻要让用户清楚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没有很好的用户体验会导致用户迷失以至于购买转化率降低。那用户购物的流程一般是挑选商品-浏览商品详情-加入购物车-购买,在交互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尽可能的简化购买流程,尽可能的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太多繁琐的操作会挫伤用户购买的欲望。总之,不管是电商还是其他的产品设计始终都要以用户体验至上,打造用户喜欢的产品!


致设计网:你如何用体验思维做设计?
佐木:其实在我们现在用的APP上都能找到,我个人觉得用户体验思维即用最简单的便于理解的设计让用户以最小的成本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大多数的用户的特点总结为 “笨”、“懒”、“急”,因此用户的心声相对应的就是“别让我想”、“别让我烦”、“别让我等”。在设计APP的时候就需要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例如今日头条APP,用户下拉刷新新闻,这时就需要给予刷新loading动画,减缓用户在等待时所产生的焦急情绪。刷新结束后给予反馈(今日头条推荐引擎有12条跟新),不要让用户困惑自己到底刷新了没。这也是设计中常说的操作前可预知,操作中有提示,操作后有反馈。同时要注意设计表意便于理解,在设计icon的时候不要与实物相差太远以免给用户造成误解,特定情况下最好在icon下文字描述辅之。总之好产品必须提供舒适的用户体验。舒适的用户体验是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设计共同作用的结果。

致设计网:你认为设计师是否应该都深入学习某些知识,比如用户体验,交互设计,产品设计和前端?
佐木:我认为作为一个UI设计师,首先当然先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即在UI设计上提升要一定高度后再去完善其他的在工作线上的知识点,比如交互设计、动效设计、甚至前段。它可以在后期更好的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想法完美落地。当然不可粉末倒置,我们不能将绝大部分的时间沉迷于研究如何开发实现或者设计炫酷动效,它能在产品开发上辅助我们将设计更好的落地就足够了。就好像:一个好的画家需要了解他的画笔、颜料、调色板、和画布;但是这并不代表画家需要成为颜料工匠,毕竟术业有专攻,达到了解的程度就可以了。向上对接交互设计师我们可以知道产品的逻辑交互,向下对接开发我们能够了解功能点是否能实现,开发实现周期是多久以至于不会被开发忽悠,从而帮助自己推进的同时提升开发效率。就好像我,虽然是UI但是我会花40%的时间去研究交互设计、动效设计,空闲时学点前端的知识点,以便今后转行能更好的过渡到交互设计。目标不同所分配的时间就有所差异,如果只是工作需要就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哈。


致设计网:你说你是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这些有在你设计里面体现出来吗?举例说明下。
佐木:我选择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在产品开发阶段产品经理,设计师,程序员每个人对产品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设计师就好像是夹心饼干被“上下夹击”。有的时候真的很无奈当自己的提案被否决,如果说服不了双方为了产品往往都是被动接受安排,这种憋屈的经历UI们应该都会感同身受。但是为了顺利推进产品的开发我一般会配合完成视觉输出,与此同时,我会另外设计一套自己理想中的界面,这套视觉会更多的是自己对这款产品的理解,像我前段时间做的咪咕视频、网易云音乐等的redesign设计,我会按照自己对产品的理解重新改版设计界面、交互、动效、视频,视觉包装等,但前提是可落地实现的,我并不喜欢做些太概念的设计,我希望自己设计的大都是能开发落地的产品,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致设计网:在你看来设计的目标主要是什么?设计应该带来什么?
佐木:我认为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了解用户的痛点并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去设计产品。以此为目标从而去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突然想到《启示录》作者-Marty Cagan说的一句话“如果开发的产品没有市场,那么无论开发团队多么优秀也无济于事,同时还要确保产品是有价值的、可用的、可行的”。从UI设计的角度好的设计必须要提供舒适的用户体验,它需要给用户带来功能上的创新、操作上的便捷、视觉上的美感,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用户痛点


致设计网:有人说做设计是一个很苦逼的职业,也有人说是一个自由且有趣的职业。你是如何看待设计的?对你来说除了作为工作还意味哪些?
佐木:“设计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琐碎问题,也时常在假设,而这些问题,往往就是设计师的灵感源泉。说实在的做好设计并非易事,始终要抱有一颗敬畏的心,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真的打算从事设计那就不要放弃,也许你曾经也羡慕某某大神设计多么牛逼、插画多么厉害、动效多么炫酷,然而自己却一文不值。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去适应不同的阶段带来的或好或坏的结果,不要因为别人的狭隘看法或者评价而妄自菲薄,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啦,才能更好的做好设计。就我个人而言,目前正处在职业发展的初期,我需要不断的“摄取营养”-多看(书),多玩(app),多记(思考),积累更多的经验。

致设计网:到目前为止,在设计生涯中,有遇到什么有趣或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吗?可以跟我们聊聊吗?
佐木:首先我非常感谢带领我接触UI设计的吉老师。作为一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同学,我之前从来没听说过UI设计这工种。早前以为自己会成为某网店的美工哈哈,直到大三才真正接触慢慢开始了解UI,当然那个时候就只会模仿,连做的界面都不忍直视。那故事的转折点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拿到了全国大学生互动媒体设计一等奖,说实话这个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是那个时候我下定决心从事UI设计。在之后的实习中也得到了同事的指导,渐渐的对这个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有勇气能在多个设计师平台发布作品与设计同行一起交流,其中也认识了不少设计大佬,很开心认识他们,自己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致设计网: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在设计中所收获的心得吧!
佐木:随着时间久了便会慢慢领悟“设计源于生活”。UI设计也是一样,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款APP、设计一款交互动效等形式来锻炼自己的产品思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听多看多练,提升自己的审美很重要哦,平时没事可以多逛逛dribbble、behance、pinterest等的国外设计网站啦 
致设计网:有什么想对致设计和致友说的?
佐木:首先非常感谢致设计的专访邀请,说实话我是今年6月才在致设计陆续的发布作品集,但是我很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设计平台。这期间陆续发布了11篇原创设计全部首推,非常感谢设计同行的认可哈今后一定更加努力,也祝愿致设计这个平台能够越办越好吸引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入驻哈。虽才疏学浅,却在不知深浅的尝试着,大家继续加油!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