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方寸心 ——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
2025-09-05 10:44:04
-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铜官镇瓦渣坪一带,也被称为“铜官窑”,窑址始建于唐代“安史之乱”,后兴盛于晚唐,衰落于五代时期。长沙窑作为唐代民窑的代表,因其创制的“釉下多彩”与“模印贴塑”装饰技法,形成了与“类冰似玉”的越窑青瓷和“类银似玉”的邢窑白瓷三足鼎立之势。其烧制的彩绘瓷壶、罐、碗、盏等产品颇受当时国内百姓以及中西亚人民的喜爱。
唐代饮茶饮酒之风大盛,特别是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推动,在民间形成了特有的茶酒文化和习俗。“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饮茶、饮酒后极易引发吟诗的内心需求。对于市场嗅觉灵敏的长沙窑准确的抓住了这一潮流,将诗词、警句、广告语装饰到了酒壶、茶碗之上,使诗词与茶酒产生了深层次上文化关联,开辟了诗文装饰瓷器的先河,也成为第一个将书画艺术与瓷器相结合的瓷窑。
长沙窑瓷器上的诗词目前已知有一百三十余首,这些诗词当中,除了二十余首能够识别出自唐代名家,大部分未能在全唐诗中找到,因此应该多半出自失意文人和普通窑工之手。“安史之乱”期间有大量北方居民迁移到湖南等南方地区,落魄的衣冠贵族为了生存极可能加入到了烧窑的劳作中;此外,海上贸易的开通也使长沙窑成为重要的外销瓷,窑工不得不与家人分离出海售瓷,他们只能通过写诗来寄托情思。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这些长沙窑诗文瓷穿越千年来到你我面前,诗文体现着当时的世俗民情,它们或抒发人生感叹、或送出美好祝愿、或反映宗教信仰、或祈求商贾发达……
玄黄错彩,见诗如面,相信总有那么一首诗的心境能够与你产生共鸣。
-
-
-
-
-
-
-
-
-
-
-
-
-
最新点赞
猜你喜欢
-
2098
0
0
-
4019
10
0
-
153
0
0
-
-
603
0
0
-
766
1
1
-
807
0
0
-
582
0
0
关闭
-
6950
9
7
-
6902
3
6
-
3027
0
18
-
4964
10
7
全部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紧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