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许听过无数大神说,提高设计能力无非就六个字——多看,多想,多做。 这几个字我们可能已经听得耳朵都起了老茧,但事实上,方法还真就是这几个字,然而我们很多人看作品都是匆匆瞟一眼就过去了,到最后能记住多少副作品呢? 曾几何时,我也是如此。我曾经立志每天搜集50张优秀作品,就这样我坚持了很久,到目前Eagle里面保存了几千张作品素材,可问题来了,我发现自己根本没记住多少,每次思考创意时,脑海里依然空空如也,我还是要去翻各种参考图。 后来我明白,我只是做了收集的工作,并没有去分析它们,不对作品进行深度的拆解和思考,它们就只是躺在我的收藏夹里“吃灰”而已,只有拿出来再利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对其进行深度解析,才能激活那些已经躺在我们大脑里面的相关理论,这幅作品才能变成我们的灵感养分存储到我们的脑海里面。 因此,我开设了“拆作品,学设计”这个新栏目,原因很简单,就是分享一些我很喜欢的海报视觉作品,然后从其中拆解大神们背后的设计思考,然后反过来帮助自己提升设计能力与美感。 每次不贪多,两三个案例即可,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也是一个很丰富的积累。 之前我在一些大厂的案例复盘里面学到了视觉六字真言“形、色、意、字、构、质”,即一个画面的六大维度:图形、色彩、创意、字体、构图、质感。绝大部分视觉作品都是由这六大维度构成,所以我也是基于这“六字真言”去拆解视觉作品。 我个人觉得视觉维度创作优先级是:创意>构图>图形>色彩>字体>质感 创意是一切视觉作品的源头,是画面的传播目的。在视觉中融入有趣的创意表现手法,可以赋予画面鲜活的生命力,使得作品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加耐人寻味,而缺乏创意的作品,即使视觉再怎么酷炫,看久了也会索然无味。 构图是对画面元素的合理布局,是画面的结构骨架,作为人眼在第一时间就能关注到的维度,构图对画面的结构极其重要,并且好的视角可以使得画面更加富有冲击力、层次感、纵深感。 图形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在视觉海报中,通常指的是当人眼还没看到那么多细节时,第一时间内对画面中视觉元素的外轮廓感知,元素的图形特征可以调动观众脑海中对已知具象事物的感知,方便大脑快速辨别物体。 色彩是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视觉维度,不同的色彩倾向能调动观众不同的情绪感官,也能使得画面传递出不同视觉感受,提升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字体的选择通常与画面的排版设计息息相关,不同的字体风格也能传递出画面不同的感受,不同风格的画面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字体风格。 质感指的是画面的材质质感,以及所使用的视觉风格等,不同的质感给人的感受也大不相同,能够给画面增加很强的感染力与细腻度,质感是提升画面细节的关键所在。 最近迷恋上了这部电视剧,它是我为数不多能从头看到尾的一部剧,电视剧改编至著名长篇小说《三体》,作者是刘慈欣(网友爱称“老刘”),我非常喜欢里面的剧情,正好也收藏了该剧的海报,就用学到的“六字真言”来对它拆一拆。 这张视觉海报是热播电视剧《三体》的剧情宣传海报,画面的创意构思是利用了“讲故事”的视觉表达手法,即借用《三体》中的关键剧情,将之安排在画面中,使得观众能够快速了解到该剧的大致剧情。 作者主要借用了几大关键剧情——科学边界的“火鸡与农场主”假说,三体游戏中的“秦始皇三千万士兵组成人体计算器阵列”,三体星球史上最大灾难“三日连珠”。 知识点延伸:创意手法——讲故事。 并在画面中按照上中下三部分进行剧情排列,具体安排如下: # 科学边界与“火鸡与农场主”假说 # 三体游戏中的“秦始皇三千万士兵组成人体计算器阵列” # 三体星球史上最大灾难“三日连珠” —— 《三体》这部电视剧第一部的主要剧情是讲述的是: 在宇宙外距离地球四万光年的半马人星座有一个“三体文明”,因他们的星系有着三颗太阳,运行极其不规律,导致三体世界被毁灭无数个文明,在无法解决这个生存难题的情况下,最后决定搬迁。 在他们经过漫长的等待中,接收到来自遥远的地球有一位叫叶文洁的天体科学家,借助太阳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叶文洁的再次回电,三体文明锁定了地球位置,决定远航过去占领地球文明,但由于他们还需要400年以后才能到达地球,在此期间为了防止地球文明在这四百年里科技水平发展超过他们,于是他们便向地球发射两颗“智子”,企图锁死地球的科技水平,使之永远处在原始状态。 因此,在前面的几节剧情中,由于三体文明畏惧主角汪淼的“纳米技术”,所以智子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将汪淼的“死亡倒计时”刻在了照相机胶片上,以此警告汪淼关停纳米实验室。 而海报作者在画面中也融入了这个剧情元素,但是在胶片前面却放置了“火鸡科学家”的剧情,我个人觉得这做法有点欠佳,因此我们假设如果换成“三体人在此处”是否会更有趣一些呢? 即三体人躲在阴暗的角落,利用智子干扰地球科学家的实验,窥探着地球科学的各种秘密,利用“死亡倒计时”等超自然手段恐吓科学家,害其自杀;科学边界作为三体文明在地球的“代言人”,不断向地球科学家宣扬“三体思想”,申玉菲作为地球三体组织中的“拯救派”,希望号召大量科学家为主(三体人)解决星球的生存问题,主角汪淼是她希望能拉拢过来的一个人,于是让汪淼去玩三体游戏,了解主的生存困难;汪淼在游戏中也的确是不断地思考怎么预测三体太阳的运行规律,见证了三体文明的无数次覆灭,最后来到了“三日连珠”的最大灾难,这也是在后面的游戏进程中,三体人决定搬迁的剧情推动之一。 因此倘若把“火鸡科学家”换成“三体人在窥屏”,我个人感觉如果这样安排的话,画面就会有一种冲突感:申玉菲在找寻各种办法拯救主,但一边主的生存环境却是永远无法解决的世纪难题,迫使他们不得不即将降临地球...... 当然,这仅仅是因为我看了《三体》这部电视剧,对这个剧情很熟悉,所以觉得这样安排会更有意思,但不一定是对的,也许作者这样的思考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呢? 整张海报的构图形式为“S形曲线构图”——从画面最顶部的三颗太阳开始、连接到中间的山脉、再到画面下方的胶片结束,使整个画面的视觉动线很流畅。 S型曲线构图,可以让画面充满流动性,视觉有明显的指向性。 画面的结构是“上下结构”——上方为三体游戏场景,下方为科学边界场景。 整个画面最少有7个层级划分,使得画面极具层次感与纵深感。 画面中最大的图形感知是弧形与圆形,例如弧形的胶卷与山脉、远处的天际线、和三颗太阳;同时利用中间的方形屏幕打破曲线感,让画面具有“曲直对比”。 左上方的巨大太阳,与画面的其他元素形成“大小对比”,使得整个画面充满冲击力。 画面中的色彩使用了冷暖对比,上方为橙红色,使人感受到三体视觉即将被太阳毁灭的灼热感;下方为冷清色,使人感受到科学边界组织的神秘感。 同时画面还运用了色彩的“明暗对比”手法,强调游戏世界里三个太阳对三体世界被毁灭时的绝望感。 海报使用的表现技法为手绘——油画风格,这种风格流派有一位代表人物——梵高大师,代表作《星空》、《向日葵》,这种画风的特点是笔触下的色块风格很明显,给人一种豪放、洒脱、且不拘一格的视觉感受。 因此,作者采用这种油画风格来创造,也使得该作品极具艺术气息。 除了上面的《三体》海报,这个方法也能用来赏析别的海报作品,比如这张: 这张海报是数英网&上海广告公司“中好”联合发布的一张兔年祝福海报。 画面中所使用的创意手法为“拟人化”——即把兔子比作人,过年打麻将原本是人类的活动,但在画面中,作者却赋予兔子丰富姿态和神情,使其拟人化,让作品更加生动活泼,也紧扣了“兔年”这个创意主题。 知识点延伸:创意手法——拟人化。 同时画面中的主文案“兔年图个胡了呗”,也是非常有意思,这里采用的是文案创作手法“谐音梗”,即“胡了呗”通“胡萝卜”,有两层含义传达:一是明面上祝福人们打麻将能盘盘胡;二是可能再暗指人生就好比我们手中的一把牌,我们的每个决定就仿佛打出一张牌,作者可能是借用这个点,来祝愿人们在生活中也能一帆风顺,盘盘通胡,并且在最下方的副文案“祝你新年,一手好牌”,也更加印证了我的猜想。 另外,画面中还隐藏着许多小彩蛋创意: ① 我们可以发现中间的两颗骰子点数都是“6”,可能寓意“六六大顺”; ② 画面最前景的兔子手里拿的牌与桌面上的牌分别是“红中”和“发财”,并且数量都是3张,寓意“发发发”、“中中中”; ③ 我们可以发现画面最左边没有麻将元素,而日常的麻将都是四人桌居多,我猜想此处作者可能是在玩一个梗——“麻将三缺一”;另外从画面构成的角度来说,左边不放麻将是为了留白,让画面更通透,不然视觉会很堵。 该海报的主要构图方式为“三角形构图”,即从画面上方的两只兔子,连接到画面最下面的兔子手,三者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视觉区域,虽然三个兔子之间没有明确的视觉引导线串联,但根据格式塔原理中的“闭合原则——指视觉会把自动残缺的、不完整的图形自动补全、闭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理论所述,人眼会自动把这三只兔子之间的区域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三角形。 三角线构图,又分为正三角与倒三角。正三角构图使画面富有稳定、坚固之感;倒三角构图则给人一种不安稳、活泼、有动势、有变化之感。 知识点延伸:格式塔原理——闭合 同时画面的前景只露出一只兔子手,很明显作者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表现手法,这种视角使得观众有极强的代入感,仿佛“摸到好牌的就是自己”,并且整个视角偏俯视,让人有一种“掌控全局”的感觉油然而生。 另外,画面中的元素分布最少也有5个层级,使得画面富有层次感与纵深感。 在图形元素运用方面,此海报运用了两种图形类型:一是画面中的隐藏图形为“方形”,二是装饰小图形“胡萝卜”。 ① “方形”主要来自画面的主要元素:麻将桌与麻将——调动人们脑海中对该元素的图形记忆,也为了更好地呼应“新年一手好牌”的创意概念。 ② “胡萝卜”主要来自兔子爱吃的食物,与兔年主题紧密关联,并将之结合在主标题上,增强文字的设计感与趣味性,同时也运用在“麻将”的背面。 该海报在色彩运用上面主要运用了“色彩的冷暖对比”,即麻将桌的橘红色,与“墙面的青蓝色”和“麻将的绿色”做对比色。 在画面的色彩比例划分上面,橘红色约占70%,白色约占20%,蓝色和绿色各自约占5%;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画面中的橘红色,蓝色与绿色其实在整体色相上都比较偏暖,加入大约20%的白色主要是为了做“色彩调和”,使画面的色彩搭配看起来更加协调。 色彩运用小Tips: —— 当我们想在一个大的色彩上想突出某个信息时,我们可以有几种做法: ① 运用不同纯度和色相对比。 比如麻将桌上的主文案“兔年图个胡了呗”的纯度很高,色相上偏红偏暗,而底部麻将桌面则运用了黄色,纯度偏低,两者之间对比明显,层次清晰。 ② 运用色彩冷暖对比。 比如麻将的绿色和胡萝卜的橘红色,或是牌中文字的橘红色。 ③ 运用色彩明暗对比。 例如在背景墙上,挂牌的底色为明度较低的橙黄色,而logo则是明度最高的米白色。 这张海报作品由于整体使用了“拟人化”的创意手法,这种手法会让画面充满趣味性,可爱,活泼,热闹;因此在字体选择上,也要选择“圆润、可爱”的字体。 而画面中的主文案“兔年图个胡了呗”字体运用的是圆润的手写体,再将其立体化处理,因此在风格上也是可爱的,与画面视觉调性极其吻合。 海报中使用的表现技法为“C4D黏土风格”,这种视觉表现手法会让画面有一种“手工艺品”的感受,同样也是具有很强的艺术气息。斑驳的肌理,使得画面细节感拉满。一、序言
二、拆解视觉作品的方法
1、创意 #
2、构图 #
3、图形 #
4、色彩 #
5、字体 #
6、质感 #
三、具体视觉作品拆解思路
# 案例一:《三体》影视海报
1.1 创意解析
1.2 构图解析
1.3 图形解析
1.4 色彩解析
1.5 质感解析
# 案例二:“中好×数英网”新年联名海报 (加餐)
2.1 创意解析
2.2 构图解析
2.3 图形解析
2.4 色彩解析
2.5 字体解析
2.6 质感解析
作者:叮叮丶Dean
个人微信:Waydean02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