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同行业的前辈及伙伴们在一起相互交流沟通。
听他们说着行业的现状及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
同时也结合自己的当前实际情况像他们请教,并给予了职业上的建议和自我定位的指导。
“百家争鸣”的热度冷却后冒出最多的词汇是“方法论”这个体系。
例如:1.定义问题2.调研3.提出想法4.解决方案。
放到我们设计这个行业:1.客户提出问题,2.收集意见3.找参考4.再加上自己的想法5.落地。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步骤,但是背后所蕴含的不光是酷炫的技法,
更多的是有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支撑。
不能光为设计而设计,里面应该包含心理学、营销、广告、品牌等结合诸多方面因素,
有一个策划的总体框架和把握全局视野,同时和服务的品牌调性相协调一致。
不是在论坛上看几条推文,看几个好作品。而是应该看大量的好作品,看完整的理论体系书籍,
同时结合论坛文章加以辅助。最后多做练习,可以进行临摹,在临摹的基础上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
最好建立一个自己的练习库,每周每个月每一年看着自己的作品一点点的蜕变,
对自己来讲也是有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
设计的本质,我感觉就是价值的交换,你可以为公司或者甲方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如何提供,
在提供不到位的情况下,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这才是当下应该思考的核心问题。
当没有思路没有想法,应该记着发散思维,东边不亮,西边亮,没必要在一个地方死磕。
千万别说不知道怎么去做,花时间去看看自己想成为的那类人,就去模仿他,
变着花样的去模仿,其实很小意思的,边做边发现问题边调整,告别口嗨模式。
全部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紧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