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淘系转战京东一年,店铺618销售突破27亿,同比增长70%,控比竞品提升20个点。主图迭代16轮,点击率提升74%。今天就分享下京东主图的取胜之道。
相信各位电商的小伙伴都有过以下的疑问:
优秀主图筛选的规范和流程是什么?
如何理性鉴别主图效果,而不是依据个人审美评价?
如何看待平台规范和引导?
多久更换一次主图合适?
如何定期监控效果?
.........
常见的主图的教程往往是从设计角度说,什么三角形构图稳定,什么创意吸引点击啊,什么配色搭配啊......这些经验只有对设计有查询参照意义,没有太大的实践意义。
我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可以超脱个人的审美标准,保证主图的效果。前期快速筛选,中期后期继续验证优化。顺应竞品、平台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策划运营和设计也能全程参与:
一、按照sku属性+价位段+竞品呈现+往年方法论累积+平台要求,打造心智,输出demo。
二、设计分解主图上的主要优惠玩法,设计一批推广图,一个玩法一张图,注意保持底图一致,控制变量,只变化玩法。
三、测试:投手在快车和触点多渠道投放,获得点击率、加购率转化率等数据,作为卖点的呈现权重依据。
四、设计主图:获得卖点权重,进行创意图片设计输出,背景、结构多方向多尝试。
五、再次进行多渠道投放测试,获得最优点击率和转化的主图。
六、数据监控,迭代调优,在策划运营参与下和竞品的变动下,进行不断的微调测试,把效果不断提升。
七、沉淀优质素材模版,总结视觉经验。以备下一换图周期。
按照这个流程筛选出的图效果一流,我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内多次设计新主图挑战,都没有超越的。618之前,行业TOP1的店铺也进行了跟进,参照修改了自己的图。
一切以测图效果为准,京东投手可以在快车、触点多渠道,类目次品牌词,摇摆人群、品牌人群同时投放,获得展现量、点击】加购、转化、roi等各种数据,点击率、加购、转化是前三的评判标准,尤其以点击率权重为最大。
平台的规范只可以作为参考,不管是淘洗还是京东,都以卖货为第一要务,偶尔会要求整改。但实际上某些规范和限制措施并没有执行,爆款总能进入选品池。相反,sku属性的不同,也注定不是所有产品都能按照平台规范输出。对待平台的规范,尽量遵守和参照,但不必完全照搬。
看sku属性,三只松鼠这种快销食品,可能一个促销周期换一次,戴森云鲸等略高端的可能一年才换一次。要根据自己的产品属性和竞品来。
主图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长期工作。设计和运营对内都要不断研究产品属性买点,研究有吸引力的玩法,对外都要紧盯行业和竞品变化,在筛选出的高点击主图上不断调整更新,有大的改动还需继续测图,验证效果。
就这些了吧,下次想起啥再说。祝各位大麦
全部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紧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