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midjourney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人工智能又将走向何方?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考和共鸣。
仅仅输入一段文字描述,等待一分钟,便可得到一张质量不错的绘画&摄影作品。这就是近期火爆各个社交平台的AI 绘画。AI 正向人类引以为傲的艺术领域宣战,这是机器向自由意志发起的又一次进攻。面对这波技术浪潮,有人期待一场艺术领域的生产力变革,也有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市场嗅到了机会,谷歌、微软早已布局 AI 绘画,百度、抖音、腾讯也纷纷下注。预计未来 5 年AI 绘画在图像内容生成领域的渗透率将达到 10%~ 30%。AI 绘画已然站上数字时代的风口。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将走向何方?
电影场景
film still, space vikings, cinematic, --ar 21:9 --v 5
你可以用 a scene from the movie **** ,配合一个超宽的比例,生成很多电影场景,比如下图
in style of Bert Hardy, A scene from the movie “The Godfather,”
Film noir, natural lighting, Fujifilm, Luxurious, Historical, 8K, --ar 21:9 --v 5
支持 image split (下面的生成看起来像是两张图,但实际上是一张,在 Prompt 里使用 image split into 2,就可以得到同一角色 + 同一服饰的但不同视角的两种生成结果。你也可以尝试 2 倍 以上的 split, 然后再进行高倍 upscale)一张近景,一张膝高镜头
提示词:futuristic hotel lady wearing the white uniform, magenta hair and eye shadows, futuristic white hotel lobby, magenta furniture and props, Japanese SF film, inorganic world, hyper realistic, image split into 2, close up and knee shot of the lady, --ar 21:9 --v 5
[内容主体]+[内容特征]+[内容元素],[光线],[分辨率],--ar [宽高比]
排列艺术
knolling+【具体内容】,就会平铺任意你想要的内容
其他风格
今天的科学界所有的科学家现在分成了两派,以马斯克为一派的是坚决反对人工智能的。而以拉里佩奇这一派是坚决拥抱人工智能的。这两派人其实看到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街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看起来还不需要思考,但是很快我们就会直接面临的难题。chatGPT、midjourney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
刀器是从原始社会演化而来,在历史文明进程中,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杀人的利器。我们并没有因为它的可怕之处就完全禁止刀具。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的诞生都伴随着掌声和质疑。如何判定它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关键还是看人类怎么用它。不管你承认与否,这件事情已经在发生,各种担忧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下让自己变得更适应各种变化。
从客观角度去评判AI智能创作的优劣。
以“抄”能力来比较的话,人力远不及AI创作;中低端画师的重复性劳动的业务和市场肯定要被AI吃掉很多。作为绘画出身的科班生,我想AI创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游戏原画师,也会波及到大量从事搬运和抄袭的插画师。因为AI的抄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而且数据存储量大。咱读美术专业那会儿没来得及临摹的各流派大师的画它都临墓过,而且还临摹的一模一样,论搬运,人类无法与其相比。但人类真的输了么?
你会抵制工业用品吗?不会。但是手工产品大多比工业产品贵,精雕细做似乎永远都有人买单。有人说AI会挤压画师的生存空间,我觉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AI有没有可能会让画师的手艺变得更贵?更加远离低消费人群?
潘多拉的盒子已经开了,没人能够抵挡AI,就像没人能抵抗工业革命,但是工业革命会让手工艺者完全消亡吗?冲击肯定有,但手工艺并没有消亡,而且作为文化遗产被重点保护。实际用过就知道,AI目前还存在局限性,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美术训练的看画人可能并不具备良好的审美,没有受过美术训练的人,例如甲方,看到一张AI创作的作品,他可能会觉得这张图缺点什么,但是他说不出来这个“什么”到底是啥,为什么同样的题材和取色范围,有些画水平高有些画水平低,美术有非常多的需要靠“感觉”才能分辨出来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在微妙处有了区分,就算AI他可以批量生产作品,真正结合商业应用的时候,从筛选到反复微调,其时间成本并不会比硬画少太多。肯德基和路边摊一直都是共存的。画师和AI之间也是如此。
拿个人十几年前的素描作品举例,很早以前还在学美术期间,当时画下面这张头像需要至少1.5小时左右甚至更多,考试时长也是差不多两个多小时,而现在AI创作只需要几秒钟。
面对艺术,我们欣赏的更多的是作品背后的故事,就像我们怎么都不会欣赏一串写的非常完美的代码一样,在照相机发明之后,人们思维转变为如果只追求肖像画的一模一样,还不如去拍张照,又快又便宜,但是绘画消亡了吗? 没有,只是那些追求画的一模一样并且市场在给人画像这个领域的“画师职业”渐渐隐退了。画家们在这种恐慌迷茫的冲击之下,让当时的画家们更深刻的去思考艺术的本质是“复制现实”还是“表达”,于是,从那之后有了印象派,在冷暖关系等绘画原理和绘画技巧上艺术家们做了更符合艺术表达和人类审美以及思考需要的探索。照相机被发明出来之后,人们在惊叹完它的快速和逼真之后,也腻了,于是又有了一门新的艺术“摄影艺术”,用绘画的原理来指导照相机,即使摄影门槛很低,大家都能出图,但真正的摄影专业仍然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最终还是人更了解艺术。AI也是如此,它在不断进步,但它始终是工具,一种高效且能代替人类重复劳动力的工具。
部分人对美术创作和AI创作的理解大多是基于自己的想象。可能刷一些营销号,刷到几张漂亮的AI画,就觉得AI完全取代人类了。其实这是观众视角,因为你看到的是【结果】,你关注的是你看到这张画时的感受,而不是这张画是不是表达了作者本来的想法,或者是否能满足作者本来的需求。
AI创作其实不是完全零门槛的,当你认真研究过AI创作,你就知道想让AI出你想出的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尤其是你想做出比较精确,精致的图案的时候。当你真正站在满足甲方逻辑需求的角度从头开始使用AI创作,你就能体会到没那么容易。需要掌握了各种关键词和参数,同时与其进行大量的磨合和对话。反复沟通直到它给你满意的作品为止。注意:美术界但凡涉及到创作、商业和生产,大多都需要精确表达。
不得不说,AI创作的出现,给了很多初级画手一个很不错的平台。可以跳过枯燥的基本功阶段,随便就能出一些自由且不错的图。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更应该把精力主要集中于钻研ai念咒技术。成为驾驭AI的专业调教师。
AI绘画的出现对传统设计行业和插画行业的积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效率:人工智能绘画可以根据输入的图片或者文字快速生成设计稿或者插画,从而提高设计师和插画师的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成本。
2.增强创意:人工智能绘画可以根据大量的数据学习到更多的设计和插画元素,从而为设计师和插画师提供更多的创意灵感和参考。
3.提高质量:人工智能绘画可以通过自动化和优化算法提高设计和插画的质量,从而让作品更加精细和完美。
4.挑战传统:人工智能绘画也可能会挑战传统的设计和插画方法,可能会打破传统的设计和插画风格,从而带来新的视觉效果。
5.节约时间成功提高项目产出效率。
马云说:人类和机器未来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你会发现,传统教育里的死记硬背会被更加强大的人工智能所淘汰,同样是变革,我们站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时代去看现在,就如同现在的我们去看过去知识时代的眼光。这何尝不是世界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因此,真正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利用AI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AI视为伙伴,而不是竞争者。所以,不要惧怕AI是否会取代你,而是思考:你能利用AI做什么?
出图方面的局限性
1. 特殊的产品品类没办法生成。
2. 如果你的产品太过创新,世界上还没存在过,也无法生成。
3. 目前阶段的AI沟通效率和理解能力都不如人类,不能准确快速理解你想让它画什么。
4. 缺乏创造力: Al绘画生成的作品往往是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和算法生成的,缺乏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缺乏故事性和主观性。
5. AI产出内容无法快速精准对接甲方的需求。
对社会环境和版权方面的影响
1.降低创作的价值与门槛,搅乱行业生态。会给部分谋利者可乘之机,无视市场规则,用最低的价格去吸引客户接单。扰乱行业生态。因为未来使用AI工具的人群很有可能是非画师占多数的。当你的客户或者是你的粉丝动动手指,就能生成与你画风类似的图。那TA会如何看待创作,如何衡量你创作所带来的价值?
2.只要用你的图喂Ai的足够多,零基础的人都能几分钟生成你画风的画作。那个多年才能形成的画风已经不完全属于你了。降低了画风抄袭成本。这个局面,如果不加管控。可能会导致真正的绘画艺术者怕被Ai抄袭不愿将作品抛上台面。如果因此而不尊重艺术,或许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事情。
3.“AI可能会吃掉人类的整个文化”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发出这样的警告。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是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第二次接触。人工智能掌握了语言就拥有了一切,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对人类语言的掌握,意味着它可以操纵人类文明的操作系统。它一旦有了自主意识 ,甚至可以让人类扣动扳机,只需要对人类讲合适的故事即可。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消化掉人类几千年来产生的一切,包括学校,政治演说,意识形态,圣书。虽说这种情况还很遥远但也不容小觑。
4.前面也提及到,人类的进步是线性的,但AI的进步是指数级别的。普通人学习绘画的过程,要花费数年时间,一点点学习如何构图如何透视如何细化如何调整光影氛围。我记得我们那会儿学习美术,明暗光影五调子。总之就是大量积累+兴趣+天赋。AI训练模型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使用到公开数据集,但是很多公开的数据集并没能很好的解决版权问题,或者说压根没解决。而AI的算法一旦成熟,他们所做的就只是从开放网络中搜刮出数亿张图片,自动学习这些图片,生成新的艺术。这也意味着,将作品上传到互联网上的艺术家,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AI“取材”的一部分。艺术家每上传一张作品,就会让作为竞争对手的AI模仿得更像一些、画得更好一些。这也引起了画家的强烈抗议:“AI,实际上就是一种高科技形式的剽窃!”
AI 绘画狂飙突进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当艺术家的作品被 AI 从互联网上随意抓取和学习,他们每一次新的创作,都在训练一个无形而强大的对手。很多艺术家提出抗议,宣布禁止 AI 学习自己的作品,但 AI 开发者们正加班加点升级系统,无暇作出回应。
所以成百上千的画师,在自己的个人作品介绍中加入了“禁止AI使用”。
抵制言论迅速扩散,甚至有很多画师删除了自己在网络上公开的画作,防止自己成为AI的素材。
最近网上还传言这样一则新闻:广东广州女子地铁照被AI一键脱衣传播,造谣图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引发关注。有博主称:在AI强大的算法下,时间地点都对得上的情况下,伪造的谣言对于普通人来说百口莫辩。一旦发展盛行起来且不加法律制裁,就一定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
至于立法维权等相关事宜,目前还未完善。不过真要提及肖像权,在AI创作还未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恶意PS,恶意视频剪辑等等。个人建议以前怎么维权,现在就怎样维权,声音多了,相关法律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历史变革中,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存在,就像工业机器淘汰大多数普通工人一样冰冷无情。在数字时代来临时,造就了许多依赖网络生存的职业,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人类的创造能力似乎比不上人工智能了,它可以快速完成一幅画作,也可以快速写成一篇文章,这意味着,许多职业面临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
在照相机诞生时,人们都预言,画家这个职业要消失了,可是200年过去了,画家并没有消失,反而绘画的种类变得更多了。人工智能绘画也是如此,它的未来我们无法预料,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绘画并不能取代数字插画家,只会像200年前面对照相机架上画家一样,让数字插画的类型变得更丰富,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会淘汰很大一批没有特点的数字插画家。
我相信大多数为艺术买单的人,他们追求的一定不只是好看,可能是画面背后的故事?或者是画师自身经历的表达?共鸣是一种情感,词组咒语是永远无法概括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看到Ai的画,你会觉很酷炫,但却难以共情。就像别人对你好这件事,你会知道谁是真心对你的,谁是虚情假意的,这也是我们碳基生物神奇的地方。
一直对人类的科技发展保持某种中性看法:尽管我们寄望于科技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但事实上正如核弹的发明,有些科学技术的出现是中性的,也可能是致命的。完全取代人类的超级AI从实践来看似乎是一件越来越可能的事情。人类需要思考的是,在不太远的将来,我们在所有领域面对AI的时候,如何保持对世界的主导权。如何与一个超越自己所有智慧和创造力的AI世界相处。
乐观的角度而言, 未来的世界只会更美好:人类通过AR/VR接入统一的的元宇宙,人类主人只要动动嘴,无所不能的AI助理就能根据要求自动生成内容,甚至直接生成可供人类体验的故事/游戏/虚拟生活。或许未来,我们可以直接让AI生成一本指定风格的完整长篇小说,还可以指定长度,指定女主角个数和情节倾向性,悲情程度和热血程度,通过AI一键生成。
相信很多人会有跟我一样的感受,Ai能力如此之强,我们的出路何在?我们苦学基础能力岂不是浪费时间?是的,最初我真的有这个感受,感觉一片迷茫,但冷静分析后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①对于问答类的Ai。许多人认为知识储备不再重要,有他们就足够了。但就现状来看,毫不夸张的说:很多人连最基本的提问能力都没有!是的,即使没有chatgpt之前,在互联网搜索如此发达的今天 。同样是搜索关键词,只要想,几乎是没有搜索引擎找不到的答案。但事实是很多人仍不停的游走在各个水群里问各种基础的问题,我并不讽刺喜欢主动问问题的同学,但对于一些简单的诸如快捷键的这种基础问题,不如试试主动百度解决,高效且精准。而另一种情况可能就是,提问者不知道怎么去提问,表达不清楚问题自然找不到对应的答案。是的,Ai固然强大,但说到底,他需要你来正确的“提问”,他才能给你精准的“答案”。除非是后面ai发展到能直接读懂你脑子里的想法,那就无敌了。无论是Ai问答,Ai绘画,还是Ai其他,你首先得表达给Ai,才能得出结论,这是最基本的。
②对于Ai绘画。不再是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在繁杂的基础工作上,而是将能力重心放在结果的优化上。例如Ai生成的一张插画,我们要有最起码的高审美能力来判读其是否具有美感;拥有高水准的设计专业知识,来判断图中的细节处理是否到位(诸如:光影、构图、视角、配色等等);再者就是更加熟练的基础软件实操能力,找出问题后我们要有足够的实操能力通过现有软件来对其优化以达到最终的视觉效果。
说到这里,大家还会觉得学习基础能力没有用吗?Ai时代,人人皆扮演老师的角色,我们即是批改学生作业之人!基础知识给我基本的判断能力,基础能力给我们基本的优化能力。只有硬实力才能适应各种时代变迁!无论后面怎么发展,大家还是踏踏实实的学习吧!
可以非常肯定的一点是:随着AI创作的不断发展,素材库图库是一定会被取代的。但是平面设计里面的创意逻辑推理性极强的领域目前很难代替,AI创作想要攻克这一领域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人这一辈子就是要不断找事情做不断学习不断进化,如果你用主动地心态去看待AI这件事情,你会觉得原来人类还可以有这么多东西被解放出去。这不就是我们人类最终理想的乌托邦吗?
人类画师的优势就是有无限的可能,有时候艺术家的创造力是没有规则逻辑可循的,目前AI绘画的机制决定了它一直都走在人类后面一步。人类的劣势就是产出能力不如AI。
我个人认为,真正的乌托邦应该是在未来,AI和艺术创作者相互融合,创造出更加出色的艺术作品来服务于商业。
全部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紧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