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三代,大一统的王朝,成就了传统图案纹样的蓬勃发展,也成就了国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情节。点线勾勒,盛世的平安祈愿,尽在其中。
经典纹饰图赏(懿品博悟供图)乾隆款掐丝珐琅海水双龙笔-沈阳故宫博物院
江山穿在身
小时候看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有个情节记忆犹新:中秋佳节,乾隆皇帝接见群臣。文武百官献上种种奇珍异宝,庆贺佳节。可刘罗锅却别出心栽,提着一个破水桶就上殿了。定睛一看,桶里面竟堆满了生姜。乾隆皇帝刚要发火,就听刘罗锅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个礼物叫做”‘一桶姜山’,象征大清江山永固,皇帝一统天下。”——原来一桶姜还可以这样解读。
被刘罗锅“忽悠”住的乾隆皇帝大概没有想起来,他穿的龙袍上,也有着一种纹样,与“姜”有关:海水江崖纹。何谓“海水江崖”?海水就是海浪,是模拟浪花翻涌形态的纹样;江崖也写作“江芽”或“姜芽”,是指山石纹样,山石重叠耸起,如生芽之姜。“姜芽”以山拟姜,与刘罗锅的“姜山”有着异曲同工,都暗喻了“江山”。
经典纹饰图赏(懿品博悟供图)刘永福官服-惠州博物馆
海水江崖纹看似很简单,不过是波浪纹和山石纹的组合;但又绝不简单,因为无论是“四海”还是“江山”,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所以海水江崖纹,也意味着一统江山。
海水江崖纹是何时诞生的?明代。明王朝建立之后,在服饰制度上有所发明,借鉴了武则天曾经通行过的、以锈袍上的鸟兽纹饰区别官职和文物的制度,创制了不同品级的官服补子。而补子上,除了主体鸟兽纹样外,还有些山水纹饰做点缀——凹凸的山石、起伏的浪花,这就是最早的海水江崖纹。
明\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
海水江崖纹出现不长,地位就迅速得到了提升。先是在明代中后期,开始应用于帝王的龙袍之上。到了清朝,更进一步发扬光大,从配角升级为主角:“海水”根据曲线方向和卷曲幅度,分为了横向螺旋状卷曲的“平水纹”,和斜向下方的“立水纹”;纹样也被放在了袍服下摆正中的“黄金地带”;而云纹,八宝纹、龙纹等纹样,更成为了它周边的陪衬。
经典纹饰图赏(懿品博悟供图)
文创图赏(懿品博悟供图)
帝王与臣撩也乐于把绣有海水江崖纹的服饰穿在身上,既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也寄托了对江山的祝愿。海水江崖纹的布局美、线条美、色彩美,至今散发着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运用现代审美思维将这古老的纹饰融入现代时尚设计中,其必然会在激烈的国潮竞争中独领风骚。
以上图片版权归懿品博悟所有,更多详情可观看懿品博悟官网。
百度/360搜索“懿品博悟”即可
全部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紧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