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友们,对于参考和抄袭这件事,你们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1、我参考了淘宝店的服饰照片,把它画成插画,这算抄袭吗?
2、最近国潮风格很流行,我的画法跟别人差不多,这有抄袭嫌疑吗?
3、我参考了美术史上的经典构图,这是抄袭还是借鉴?
... ...
讲真,当我们在创作一张画的时候,一不小心参考就涉嫌抄袭了。
01
参考是辅助创作的一种手段,它没有明确的定义。可以用图来解释——比如,我们参考了左边苹果的结构样式,画出了右边的苹果。

我们在参考的时候,还是可以避免那些明显的抄袭行为的。关于抄袭的定义,已经有白纸黑字。这是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的有关规定 ——
“著作权法所称抄袭、剽窃,是同一概念,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
“从抄袭的形式看,有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也有经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成分窃为己有的行为,前者在著作权执法领域被称为低级抄袭,后者被称为高级抄袭。”
02
理论定义很清晰了,但是,参考和抄袭之间的实操边界却很模糊,形成了长长的灰色地带。许多我们以为是合理参考的行为,其实已经涉嫌抄袭 了。
这些行为,就是“参考过度”。比如临摹/描图/照搬等行为都可能参考过度,从而涉嫌抄袭。





 (这是根据荤羊前辈所翻译的日文书所重新制作的图文)
(这是根据荤羊前辈所翻译的日文书所重新制作的图文)
03
绘画语言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长期认知上的。原创,就是对自然中存在的元素,进行解构重组——我们可以参考任何素材,但对他人的作品,要避免参考过度。
1 通用方法
有个方法很实用,来自公众号CG加油站的《鉴定抄袭真有那么简单吗? 》:“一张作品最好只借鉴一个元素。比如:你借鉴了颜色,就不要借鉴构图,借鉴了构图就不要借鉴人物造型。在同一张作品里借鉴超过2个元素就有雷同的嫌疑。"
结合实际经验,我们把它再扩展了一下:
首先,一张作品,大概可以分成画面内容、角色造型、构图、色彩等不同的大点。以麦籽的作品为例——



每次只建议参考一个大点,比如你借鉴了构图,就不再参考配色。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你姿势不对,比如说对参考进行部分描图(更别说全部照搬)等,那就很有可能踩雷。举一颗反面栗子——中国航天官博发布了一套火箭拟人图,几个小时后,就陆陆续续被网友们发现抄袭。比如下面这张,在角色造型这个大点上全部照搬:

所以,正确的姿势是:在参考的时候,我们只参考一个大点,并且我们还要对大点再进行拆解和分析成各个小点,然后再提取小点作为参考——
(1)人物造型可分为人物动作、发型发饰、五官脸型、配饰、服饰等这些小点。
      
(2)构图这个大点可以继续被拆解,我们可以分析一张图是怎样做出有层次的场景,也可以提取它使用的构图法则,等等。以这张图为例——它围绕视觉中心做了前中后的景别区分,并有意在黄金螺旋线的附近布置了一些元素内容来进行视觉引导。这就是我们可以参考和学习的地方。

(3)色彩还可以分为饱和度、色相、对比度、搭配数量等小点。以刚刚的图为例——我们可以提取它的色彩搭配,做成色卡后就能直接用。

除了提取色卡,我们还可以换种姿势——将黑白灰构成提取出来,就可以直接拿来参考了:

(4) ... ...
综上,对于一张图,我们只建议参考1个大点,并且需要将这个大点再进行拆分,提取出我们想要参考的感觉或者规律。再多的话,很容易就参考过度。

要说明的是,在商业项目中,为了保证产出、多快好稳,我们经常要找插画来做参考,直接学习别人的概括方式。如果是个人练习,就更建议这样子做:
首先,对插画参考,你要多思考为什么——这张图为什么用这个构图/配色/造型?它们是怎么服务于这张画的内容的?这些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
其次,多用更原始的、没有被别人加工处理过的素材来作为参考,比如摄影、自己拍的照片,这样有利于锤炼出我们个性化的绘画语言。
最后,不用怕参考过度。这只是个人练习,目标只是为了吸收和内化我们想要掌握的东西。
2 特殊情况下可以照搬使用的素材
有些素材不必按照上面的方法来拆解分析。对于以下4类,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部分“照搬“。
第1类 : 材质、纸张和肌理类的素材可直接叠加使用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素材,就会有侵权风险。图库平台一般不保证素材的原创,责任都由上传者承担。如果你因为使用了在xx平台买的素材而侵权,这时你只能找上传者,xx平台不负责任。举个栗子——
    
第2类 :某些特殊类型的照片可直接参考
以下3种来源的照片是可以直接参考,无需再进行拆解分析的:
a 版权免费的图片——有些网站的图片是版权免费的,比如pixabay,就可以直接参考或者商用。
【资源推荐:】
知乎文章《收藏备用:60 余家免费正版图片网站,应该是目前最全的的集合了》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80505
b 采风得来的照片——自己采风得来的照片,也可以直接参考使用。日漫里很多场景就来自对真实环境的采风。

https://www.zcool.com.cn/work/ZMzYwOTg1Mjg=.html
https://www.zcool.com.cn/work/ZMzUyMTYzMjA=.html
c 普通视角、普通内容、几乎没有独创成分的照片
第3类 : 致敬经典
有些做法是刻意重现和使用大师的构图或内容,这种叫"致敬"。这个手法在影视和艺术创作领域都很常见。我有张作品(见最右)就是借用了埃舍尔作品的构图(见中)来完成的,并于2019年8月发表见报。艺术家倪传婧也曾使用这个构图进行创作(见左)。这都是对埃舍尔的致敬,而非抄袭。

【资源推荐】
1、文物的参考——故宫app;故宫博物馆数字文物库
2、老广告图片的网站——Vintage AD Browser
3、经典艺术的参考——全历史(有网站也有app)
第4类 : 使用模型软件
这里推荐两个傻瓜软件,简单好上手,半天能搞懂。第一个是Pose Studio,人体模型软件,可以辅助人体结构的绘制。

第二个是SketchUp,属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软件,辅助画面的透视处理,也能在网上找到很多物件模型导入使用。截图中的双人沙就是模型导入的。
 
  
ps:人体模型是不能代替你对人体结构的练习的!模型是死的,如果只依靠模型软件,会让你笔下的人体显得僵硬。
04 误区澄清
【1 行外人不要随意断定某个作品是否抄袭】
首先,外行人通常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很难做出合理的判断;而“锤人”很简单,但这种指控不管对错,都会对被锤的人造成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害。所以,遇到疑似抄袭的事儿,不要急着抡起大锤,可以先去私信作者。
其次,画师们经常会收到品牌邀约来做特定的创作,所以会在画中使用品牌的原创形象。我去年就有参与王者荣耀的中秋h5小游戏,负责绘制插画背景,里面就直接使用了梦奇和嫦娥。

【2 画风抄袭是伪命题】
举个栗子:中国山水画有两大体系,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在水墨山水这一体系,它随着一代代的实践,演变出了各种流派。在同个风格流派里,作品观感往往会比较相似。但每个画家惯用的技法各有千秋,这些作品在细看之下,也会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一样是画大山水,一样是用水墨技法,我们不会说范宽《溪山行旅图》(见左)抄袭了荆浩《匡庐图》(见右)。

因为市场需求和审美趋同,国潮插画在当下大热。从艺术流派的角度来说,国潮插画其实是倪传婧风格和中国古典文化内容的结合,我们可以说这就是国潮流派;大家因为是同个流派里的,所以表达手法相似,这又何来抄袭。
【3 构思套路或创意组合一致,不是抄袭】
画师朴缜出了一套“东方幻月录”,它的创意组合是【放大的器具+缩小的人物】,形成一个反差明显的微缩场景。

Krenz曾在《100名游戏设计IP联合分享直播》中表示:“组合方式很难想,出现了一个好的组合后,会大量被模仿。”对创意组合方式进行模仿,并不是抄袭。《忘川风华录》的卖点海报,在构思上也有借鉴朴缜的作品。
 
          
【4、同人作品对于原ip而言,不算是原创作品】
纯粹用爱发电。因为在灰色地带,作品基本不受法律保护。
【5、如果把具有独创性的摄影作品做成插画,就有抄袭的嫌疑】
左下是古驰 (Gucci) 2017早秋女装大片,右下是ins某画师作品,人物的服装设计照搬了Gucci女装,如果作者将这张图拿去商用,那就有既是抄袭又是侵权的嫌疑了。当然,如果已跟版权方取得了商业授权,就啥事都没有了~
 
   
【推荐阅读】
madlineCG艺术实验室《关于抄袭 》
madlineCG艺术实验室《参考的纠结 》
madlineCG艺术实验室《如何从好图里学到东西 》
释开达公众号文章《我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抄袭,前提是,这是抄袭。 》
很建议去看看搜狗百科里的“抄袭”词条,里面有列举其他领域的抄袭
—— End ——
野路子小画农,养猫画画唠嗑
站酷 /知乎ID :尧耳
公众号扫下方的二维码,里面会有更多干货,欢迎关注鸭!!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