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觉得PS图层混合模式很难??网上的数学参数看不懂,听了感觉更加的头晕?
当你看到下面这张表,大脑产生强烈排斥,那么今天的分享一定要看完哦。

当然~图层混合模式我不会套用百度一搜就有的理论,
因为今天这篇分享,绝对会让你对混合模式产生不一样的理解!
而且每个骚技巧都是经过我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哟!所以千万别错过,一定坚持看完呀~

首先你必须要知道,我们设计其实是在理性的基础上感性的发挥!
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记住混合模式的详细算法、参数这些。
因为如果我们每做一张图片都需要去计算参数的话,那还还不如直接一个一个的去尝试效果,这样反而还不用浪费这么多时间。(好像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做的)
要掌握图层混合模式,我觉得角度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以“调色”的角度来解读它,
会惊讶的发现,混合模式就是赤裸裸的调色命令,如下图!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调色的常用操作是不是变亮、变暗、匹配颜色?
如果你还不理解也不用怕,这里将会拆分三个用法来破解谜团!
小本本记得快点备好呀哈哈哈~

第一节课:画面不通透?去灰模式组帮你解决!
何为通透?其实这个是很多新手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那到底通透是什么呢?
其实我觉得通透就可以理解为“通明透亮”!
首先我们想下我们在看恐怖片的时候它给你的是一种什么感觉?
是通透吗?还是恐怖呢?

然后我们再看一些类似深海的电影时,在海底里面的画面给你一种感觉是什么呢?(排除探照灯的画面哈~)
是不是会有一种压抑、很沉重的感觉呢?和通透也不沾边吧。

那么我们在看一些恋爱青春、励志充满希望的电影时给你的一种感觉是什么呢?
是不是活泼?轻松?通透?

诶那各位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呢?
是不是“不通透”的画面整体来说是没有“高亮”点,画面看起来会很灰或者很暗,对比度不够强。
而我们“励志电影的参考图”看起来非常的通透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他的“亮部”信息是有“局部高光”的。
而且人物是以“剪影”的方式处理,所以“暗部”信息也非常足够。这样我们就会感觉到画面非常的通透,很透气。

所以你们知道该怎么调整画面来达到通透的效果了吗?

是不是就可以让我们画面的对比度加强点,并且让局部有高亮的信息。
但是我这里所指的“加强对比”并不是一味的让你的画面“黑的更黑,白的更白”。
因为这样处理往往会导致整个画面的“暗部和亮部”颜色信息丢失,这样的画面也没办法达到通透的效果。
那到底该如何在加强对比度的同时,保证画面的颜色信息不丢失呢?

如果我们回到混合模式的知识点,这里就可以用到我们的“去灰”混合模式组!
因为“去灰”混合模式其实就是让“暗更暗,亮的更亮”,但同时也不会让画面过于“暗、亮”以达到保留细节的一个效果。
所以“去灰”混合模式组就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啦~
好像有道理,但你有本事举个栗子呀,okok,清下下面的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a411A74A
第二节课:画面质感不够?混合模式提取法了解下~
什么是“质感”?我想这是很多人经常会头疼的一个问题!
其实“质感”我觉得和“通透”有一定关系。
因为通透是画面整体对比度 比较强,有高亮点。
而质感也差不多,只不过它不但要亮,还要保留一些“纹理感”!
而这个“纹理感”其实就是质感的一种表现。

诶可能有的小伙伴就会问,那我直接用曲线拉亮整个画面不就好啦?

哼哼~其实这个方法我不太建议,因为在你用曲线拉亮的同时会发现整个画面都跟着亮了。
而这就很容易导致画面的“纹理感”丢失,甚至改变了当初布光的初衷!

那到底该实现呢?
首先我们来想下,“局部”是不是就等于“选区”?
因为“选区”不就是可以单独的控制我们某一块地方嘛~
那“选区”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提炼出“亮部的信息”范围。如果你认同请继续往后面看哦~

那如何单独的提炼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混合模式来让我们的画面“亮的更亮,暗的更暗,然后中间调也变暗”,这样我们不就提炼出“局部的高光”信息了嘛~
相信不少同学已经晕了,那么不太理解的小伙伴可以观看下面的视频来帮助理解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z4y1y77c
第三节课:不会仿色调色?颜色模式组帮你解决!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看到一个非常好看的色调,
于是也想调成那种感觉,但是自己怎么操作都没办法调成。
那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你对“色彩”的了解并不是很够。
(比如红色+绿色是什么?蓝色+黄绿是什么?)
那如果不是很了解这些色彩理论的话,调色出来是会有些偏差的。

那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吗?
当然不是啦~因为我们软件里面专门有个帮助你匹配颜色的命令“匹配颜色”
而颜色匹配顾名思义就是把“当前图层的颜色信息”改变成“另外一张图片的颜色信息”。
那这节课难道就是学如何用软件自带的命令吗?

当然不会啦,因为我们可是“光影魔方”呀哈哈哈~
回到正题,如果各位用过这个命令的话就会发现,他出来的效果其实是非常差的!
为什么?因为我们会发现它不但改变了颜色,还把明暗关系也改变了!

而我们前两节课是不是才讲完“明暗关系”的重要性!(画面灰,和不够亮都是明暗的问题哈~)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不改变画面的明暗关系,但又可以改变画面颜色呢?

哼哼当然有!因为我们的“色彩混合模式组”恰恰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而“色彩混合模式组”当中的“颜色混合模式”就是可以控制画面的色调,而不改变明暗。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提炼出明暗的信息后,在利用“颜色混合模式”来控制画面的色调?
欸这样不就成功的达到了“改变色调”的同时还保留原本的“明暗质感”~

看完下面的视频,如果你还不点赞我就~我就~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f4y1q7tX(辛苦编辑大大转为视频,我这边一直失败)
总结,混合模式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才分开来理解,没有必要去记些参数化的东西。当然如果你想更加深入系统了解学习,不妨来主页找我喝茶,
那么这几节课你学会了嘛~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