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视觉设计内容当中,无论是平面品牌、电商、UI甚至可以说是视觉类设计的所有类目,无处不在的都是与版式有关的内容;而文字排版处理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通用基础设计技能,文字的排版能力可以最直观的体现一名设计师的基础功底与审美基础的高低。
因此掌握足够的文字版式设计能力,是迈入专业设计师的必备能力。现在有点尴尬的是,很多人明白版式的重要性也看了不少相关资料,但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起,完全摸不着头脑的进行临摹和各种套版练习,这也是我接收到学员提问最多的一个问题。所以我就开启了这个系列——“学文字组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内容,用个人的培训经验给大家梳理一个有效的学习流程。
今天我带来的就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章,学版式设计一定要先学文字组合。文章篇幅有点长,全程阅读需要20分钟左右,干活慢慢,请各位自备茶水。后期我会根据工作时间调配,通过录制视频的形式进行发放,如果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我。
版式设计就是讲文字、图片、图表与修饰等视觉元素,在有限的版面内,运用合理的手法对其进行编排组合呈现。通俗的解释就是将版面元素信息进行有秩序的编排摆放,把堆积混乱的信息提炼进行二次表现,使其以容易阅读的形式进行直观的传达给读者,让读者在面对众多文字信息的阅度中能顺利轻松的阅度所传递的信息。
非专业设计师在处理版式内容的时候,容易过渡注重形式感的摆放而忽略版面本身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特别是在于图片、文字、图表与修饰元素等同时出现的情况下,难以分清主次关系,所以一个好的版式设计,需要认真研读客户需求与所需要的设计文案,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与文案之间呈现的重点划分,确定消费群体人群,以此来确定风格走向。如果前期定位不准,容易导致品牌宣传模糊化,不能准确传递正确的宣传信息,从而影响产品销量或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定位印象。
在版式设计的这个学科当中,运用范围是非常的广泛的,几乎涵盖了所有视觉类的设计,无论是品牌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电商设计、网设计等等,只有存在视觉当中皆为版式;但是每个学科当中的运用都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需要印刷制作与线上网络使用。
需要印刷的版式设计,多为书籍、画册、名片展架、导视与VI物料等等,在这类需要印刷制作的版式设计运用当中,需要符合严格的印刷制作要求标准,也需要考虑用户使用其表现阅读与触摸的质感,特别是在工艺上的特殊处理,稍不留神容易造成返工的实际经济损失;
例如1:在使用字体的过程当中,字体较小与运用的字体横线过细情况下,是无法进行烫金烫金或局部UI的制作的,因为机器的精准度无法达到过细的保准,其次字体较小容易因为材料局部溢出造成糊字的情况,一旦大面积制作的情况下,经济损失就直接造成了
再例如2:在考虑用户使用的表现读度和触摸质感上面,在使用字体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客户的群体不同选择对应的字体进行组合表达,同时还需要配备不同的色彩使用。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如果是画册书籍一类的话,在页数几十页的运用过程当中,不同于线上使用的通篇详情介绍,需要严格把控字体组合粗细大小的组合节奏变化,因为长时间处于同一种颜色和同一种粗细大小的文字使用,能很好的达到高度的设计统一。但与此同时得到的是过于生硬的设计统一,所以在运用页数较多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穿插使用字体组合粗细大小的组合节奏变化,以此达到缓解视觉疲劳的效果,如果能搭配色彩过渡,效果更佳!!
线上网络使用的版式设计多为电商 网页 UI等等,相对于需要印刷制作所需要用到的文字量较少,内容信息较为集中,于此同时文字运用的成本也因字体版权的限制,可免费使用量更少。
在此基础上,用户的审美随时代变化越来越高,在简短的文字信息当中需要完整的表现足够的信息传递,同时具有相对应的风格属性,所以造成主标题进行字体创意设计的趋势越来越大;同时在进行主题变化的需求也在慢慢增多,最多的还是在形式感的表现上;
例如淘宝双十一的推广文案,电影的线上推广海报,网易云的音乐banner设计,这类型走在潮流前端的设计作品都在不断运用版式中的文字组合进行二次加工处理调整,让整体表现更具形式感。
综合上述所讲所有的内容,可见处处都存在着文字组合的运用,只是大多数都没有注意到文字组合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所以很多学习版式的设计师都没有对文字组合进行刻意训练。
文字组合能很好的明确标题的目的,敲定版面文字的选用字体种类,明确版面字体与版面的风格走向,同时有助于让设计师的工作量减半。处理文字组合的过程可以被分为七个步骤:确定需要设计的文案-分析处理文案阅读流程-选定字体种类-敲定基础组合字号大小与排序-处理字体均衡度-组合基础变化-组合深度变化。
前期设计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任何的设计都需要前期的沟通文案,确定文案的落地版本,如果在前期因为文案的错误或摇摆不定造成后期的不断修改,是很难受的,敲定文案的最终落地版本,确保后续正常推荐,避免因为文案造成的多次改稿
分析文案的阅读流程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设计并非盲目进行的无厘头拼凑,更多的是根据设计师自身对项目的理解进行的处理,也就是所谓设计的逻辑。例如下方的文案,每一个不同的断句,阅读的感受都不一样,周围所预留出来的空间大小也不同,这就可以在很多情况下影响版面的饱满程度了。
不同的人群定位与不同的风格属性,选择不同的字体种类。常规的认识当中,黑体偏稳重,企业使用率最高,宋体偏文艺,楷体偏复古,手写偏随意,书法偏中国风等等;不同的字体种类在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会进行搭配选择,选对字体种类的搭配能让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事半功倍。
在有了基础的字体种类搭配后,就要接着敲定基础组合的字号大小与排序方式,明确信息之间的字重比例关系。在选择字号大小的时候,其实也就相当于需要根据文案重要信息的层级划分进行处理,重要的信息明显表达,修饰性的内容不能抢主题等等。在排序过程当中,实际上就是多种不同样式搭配的对比选择,经过对比选择适合版面的组合内容。
当文字组合确定了字体组合基础内容之后,就要进入深一度的调整变化了。字体搭配的均衡度也可以称之为对比度,粗细大小对比度越大,均衡度越小。均衡度小不代表不适合运用设计,更多的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是否需要,或者运用的范围是否需要大小和粗细对比大的情况。
对于局部的设计而言,均衡高的分布更具有统一性,而对于版面个性化较强的版面而言,需要对比度较大的形成衬托。
更多的设计师喜欢追求于视觉效果的变化,认为变化越大 设计感越强。文字组合的基础变化是适合就好,以小变化形成版面的形式感即可。根据在市场上面的组合基础变化有十几二十种基础变化,在常规的设计使用当中,基础变化几乎能完全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了,过渡的修饰反而丢失了文字的识别性。
深度的组合变化是比较考验一个设计师的基础功底的,在原有的基础文字组合变化上进行调整,通常都是通过文字的组合变化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常规的黑体与宋体的互相搭配,衬线与非衬线的混合使用,书法字与黑体或宋体的表达使用。在这类的变化当中,使用的字体较多,表现层次也是比较丰富的,形式感足够强,可以适当的进行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可参考网易云音乐日常更新banner的变化,形式感与变化最为丰富。
在色彩的时候用当中,注意切勿过多,注意观察下列作品的色彩变化,绝大多数的色彩除了主色调外,其余的以点缀为主,多了容易乱,乱了版面就变得毫无价值了!!
以上就是该系列的第一篇“学版式设计为啥一定要先学文字组合”的全部内容,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写文章了,同行和朋友也一直在催我写教程文章,同时也给了我很多行业内外优秀的编写形式参考。
后续我将以此为基础陆续更新更多关于版式的知识,详细拆分每种字体的细致搭配知识点,从黑体、宋体、楷体、手写字、书法等等,都有可能涉及到。下一篇:“字体搭配组合篇-黑体组合”。
~不喜勿喷,欢迎交流点赞~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