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终将取代工具。——题记
非科班学平面设计最开始要接触学习的软件,莫过于Photoshop。
Photoshop我们还需不需要学习?
Photoshop怎么学?
Photoshop哪些知识更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Photoshop和我们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关系?
作为过来人,我想提些建议。
Photoshop还是需要继续学习的,至少在当下。不信翻翻平面设计的工作的岗位要求,不仅仅是平面设计,在其他特定的岗位上也出现了需要会Photoshop,甚至用上了“尤其”的字眼。这不是制造焦虑,而是信息社会的现实反映。
按照经验,上面招聘所需要的Photoshop技能并不需要达到专业水平,但是作为需要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非科班同学来说,Photoshop操作达到专业水平只是入门。而学习Photoshop该怎么学,学哪些,学了之后怎么用,理解了解决这些问题,对我们学习Photoshop会更便捷和深入。
先解释题记的两个词:
技术:技术是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重点:系统知识)
工具: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重点:器具)
Photoshop的学习应该是被作为系统知识来学习,而不是被当做器物来学习。
你知道色阶、曲线、亮度/对比度等能够调白调黑,所以你去找了一张图片来联系,这是器物学习的思路;
你需要把图片调白调黑,所以你去找色阶、曲线、亮度/对比度等工具,这是技术的问题解决思路。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是一定带着问题去找解决办法的,而不是通过已有的解决办法去找问题。
可是现实是不管是教程、教材还是培训机构,都是在给你罗列案例和参数,告诉你这个工具怎么用,而不教你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哪怕教材或者老师就算是特别提醒参数流程不重要,不明就里的同学仍然会习惯性认为这些步骤和参数很重要,喜欢去记去背(义务教育的学习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学生是初学设计的非科班同学。
这也就造成了非科班同学学习Photoshop的一个痛点,就是书本上的案例一步一步操作都能做好,但是不能举一反三,遇到其他相同案例或者项目上就手脚僵硬。
因此,先提出问题再寻找解决办法,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就像学习抠图,你搜索“Photoshop怎么抠图?”会有诸多页面告诉你多种方法,还会告诉这个类型的图片适合用哪种工具。
网络的搜索功能带来的学习效果要比看书上课来得直接,原因其一是自主学习,其二是能够通过搜索,得到自己知识储备当中没有的工具,并丰富自己的知识库,日积月累下来就逐渐形成自己的系统知识,摆脱器物学习的思路。
与其学习案例堆积数据的工具说明书,不如带着问题找工具。
Photoshop里的工具有很多种,市面上很多Photoshop的教程书都把抠图、修图、调色、锐化、合成等五项作为Photoshop核心修炼技法。这五项技法是五项技术,也是工具的五个分类。简单理解——
抠图——把人物从人民币中剪出来就是其中一种。
修图——怎样去掉脸上的青春痘不留痕是最常见的。
调色——让绿树青山变成白雪皑皑,让广东直接入冬。
锐化——女神面前拍照手抖不清晰?PS撸一下。
合成——下一秒变脸的事情谁都做过。
这五个工具分类,有利于整理我们日后碎片化学习的知识,能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技术。
结合带着问题找工具,参照工作中的工作流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知识架构:
当得到了这样的知识架构之后,我需要修图,给女朋友修一张头像,那我就可能通过大脑索引,找到18种方法,处理女朋友脸上出现的各种皮肤问题。而不是把学习到的其他女生脸上的参数用到女朋友脸上。
而在开始学习Photoshop之前,我们先谈一谈Photoshop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看有哪些工具或者技能终将被取代,这些被取代的技能和我们的职业方向选择有什么关系。
我们看下面几张图(Photoshop官方或其他软件):
仔细的同学可以看到,不仅是抠图、修图,连合成这种技术(系统知识)都被一键集成,变成了工具(器物),只需要动动鼠标就能够实现抠图、修图技术的实现。也更别说调色了,我们手机里的滤镜已经说明了一切。而锐化的功能在不久之前也火了一把。
这么说,Photoshop是不是终将被取代呢?
有可能,例如被Affinity Designer(另一款同类型高效设计软)取代。当然这还是在开玩笑的范畴,Photoshop建立起的设计生态目前还是无法撼动的。
被取代的只能是工具,而不是技术。当技术集成为工具的时候,技术也会被取代。惟一不被取代的可能就只剩下源源不断的创意。
在这五项核心修炼技能中,最能体现创意和最容易出匠人的地方主要是修图、调色、合成这三项。
修图——以修图为职业的或者以修图为主要标签的职业,如常见的人像后期修图师、电商产品修图师(电商领域可能还会细分到专门从事电子产品修图、珠宝首饰修图、手表修图等专业职业)。
调色——以调色为职业的在影视后期行业会比较突出,特别是使用达芬奇调色系统的后期师,在电影、广告、纪录片、电视剧和音乐电视制作中都能看到达芬奇调色的身影,最近热门的彩色4K修复版开国大典影像就是其中的杰出作品。当然,使用Photoshop进行调色的在平面设计领域一样有用武之地,如电商SKU比较多的商品调色,风光摄影后期调色,我们常见的婚纱摄影调色。
合成——以合成为标签的职业大概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在平面设计领域,特别的大型广告公司当中,合成设计能够降低足够多的成本,我们所看到的在雪山中飞驰的重卡、在沙漠中驰骋的吉普、或是在云雾之境的家轿,这些平面海报如果不是甲方爸爸财大气粗,则多半是广告公司合成设计。毕竟与其把一辆重卡运到雪山之巅,还不如请一个设计师。
这三项中,为了表现器物特征或者品牌调性,设计师可以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具创意的设计手段和表现方式。这一点人工智能是无法实现的,毕竟我所理解的人工智能,还没有脱离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
创意的输出支撑了这三项“技术活”的存在,也是我们可以考虑的职业发展方向。
而单列这三项并不是说在职场里靠其中一项就能独当一面,而是想说明在Photoshop学习中有所取舍,并不是每项都精通才是学会了Photoshop。
在职业上选择相应的技术,有所侧重或者精通才是最好的选择。技多不压身但贵在精,学Photoshop只是在学习工具,而工具的熟练在于使用而不是学。工具的使用方法是有限的,一个选框工具再怎么学习,也只能是选框,应该考虑的是通过选框工具能创造多少有意思的作品。
未来行业和技术发展是“势”,职业方向是“道”,工具技能是“术”。
顺应大势走上大道才能赚钱,这是生存法则,不是一己之见,不信你看大学里的专业设置,行业兴起职业需要催生专业设置,高校获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也才是今年3月份的消息,这就是势。因此,先熟悉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趋势,有侧重的选择某项技术的学习,运用它、熟练它,在未来才有更好发展的可能。
只有某一领域技术的纯熟才能带来工作生活上的艺术自由,同样亦可以带来财务自由。
人工智能都来了,你还在学Photoshop。是不是要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看完了不点赞,合适吗?哈~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1vCc-N6aPJkT-Pvcmi8SqA】
全部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紧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