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术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对物理和化学的研究结果,这也使得摄影成为与科技联系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
在本次《看原作 聊摄影》第二季的收官之作中,李涛和卢骁两位老师从“用相机记录自然的惊奇”、“用科技手段实现非凡的艺术创意”以及“用艺术手法表达科学现象”这三条线索出发,借由三位摄影师的作品,展示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之后所带给我们精彩的视觉体验。
完整视频在此,快来一睹为快:
一、用相机记录自然的惊奇

威尔逊·本特利(1865-1931),世界上第一位拍摄雪花的人。为了求证“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雪花”的传说,他制造了一台用显微镜改装的照相机,开始了他的求证实验。

今天,这些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肉眼难以企及微观世界,每一片雪花都呈现极度完美并风格迥异的六边结构,令人不由赞叹自然造物主的精妙绝伦!

虽然威尔逊·本特利于1885年-1931年间大约一共拍摄了5000张雪花作品,但是,当年由他亲手制作并保存下来的原作并不多,所以这些作品更显珍贵。他用相机记录了自然的惊奇,向我们展示了曾经未知的世界。
二、用科技手段实现非凡的艺术创意

哈罗德·艾杰顿(1903-1990),这位物理学教授完美的将他的全新科技发明用于他的艺术表达创作上。

《子弹射穿扑克牌》

《子弹射穿苹果》
1931年艾杰顿凭借其发明的高速频闪和同步电机系统而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这位“不务正业”的科学家非常热衷于利用他的科学发明来进行艺术创作。在每秒高达120次的闪光下,他利用摄影记录下了许多精彩“瞬间之中的瞬间”。

《牛奶滴落的皇冠》
他的作品多次刊登在《生活》等杂志上,例如《子弹射穿苹果》,《牛奶滴落的皇冠》等都成为了摄影史上不朽的名作。
三、用艺术手法表达科学现象

贝伦尼斯·阿博特(1898-1991),作为摄影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摄影大师,其一生艺术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20年代,在担任艺术大师曼·雷助手期间进行的艺术和文学界人物肖像系列创作;
30年代,受尤金·阿杰的影响,开展的纽约的城市和建筑摄影研究;
40-60年代,研究用摄影艺术来表达科学现象。

贝伦尼斯·阿博特不仅是个摄影家,同时她还是一位热衷于科学的发明家。她自己发明了一些关于摄影方面的特殊设备,并利用这些设备拍摄了不少和科技有关的摄影作品,如《自由落体》。

《自由落体》
1958年她受邀为麻省理工学院 (MIT)所编撰的一套全新的高中物理课本拍摄配图。这套新的教材希望能够改变过去物理教学的现状,利用影像将抽象、空洞的物理现象直观的表达出来。

阿博特以一个摄影家的视角用艺术的手法表达了这些科学现象,在我们回看这些作品的时候不难发现,她用“艺术审美之永恒”表达了“物理定律之永恒”,从而创作出了这些伟大的摄影作品。
全部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紧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