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职业规划越早做越好,思路要清晰,需要长期的坚持执行下去。相信大家对于这句话都听得比较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并不是自己最初的那个想法。那叫初衷,不是初心。初心的意思是自己最初的那个坚定执着的信念,那种认真的态度。
职业路径
职业规划当中,我是分成了4种未来我可能会走的道路。(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都不一样,仅供参考)
建议是职业发展的路径根据自己的优势点和兴趣方向来做优先决策。

1.执行层
很多人说了,在30岁之前还没做上管理层就完蛋了。这话是有些毛病的,首先没有规定做设计要到多少岁数就做不下去,这个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工作城市的环境因素。
那么能一直都在设计的执行岗位上吗?答案是肯定可以的。一直在执行层上,并不代表着不上进。对于做设计的热爱,是可以一直处于执行的位置上。
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在大公司的执行岗位。众所周知普遍的执行层薪资都是低于管理层,中小型公司的晋升制度一般是在从执行层逐渐晋升到管理层,
而大公司因平台大,有清晰的岗位晋升选择,比如从设计助理可以逐渐晋升到首席视觉执行设计师,属于半管理半执行。
发展执行层的要求:技术硬件和沟通能力自然少不得,必须在大平台发展才能一直在执行层的岗位深耕,成为设计领域的专家。
2.管理层
管理层应该是比较多人走的方向,成为管理层就意味着很多时候并不会执行项目设计,而是主导跟进项目的流程体系和完成的效果检验。有句话说得好“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别人”。作为管理层是需要做到引领团队的作用。
想从执行晋升到管理,看重的是个人在团队处于一个核心角色。在公司当中,与同级相互协助交接流畅,与其他部门或团队沟通自如,熟悉公司架构,上级安排工作能有效完成,积极与上级领导沟通跟进工作和展现工作成果,有主人翁思想,知道目前公司缺少什么才能更上一个台阶。能做到这些,那么就离管理层不远了。
管理层岗位一般是设计总监或美术指导作为上限。如果想更上一层的话,是可以从管理层晋升到领导层,成为公司合伙人。
管理层的需求是要有参与大型项目的主导负责经验,能与公司的跨部门和跨团队合作沟通流畅,熟悉公司架构。项目阅历大于技能硬件,分析自身有哪些方面达不到管理层的要求,并且将其补全。
3.创业类
创业分为两类,一个是单干,另一个创建公司。两者的区别其实有所差异,但是并不是很大。共同点都是需要自身的技能过硬,有客户资源,有关系人脉,有业务能力,品牌影响力等等,才能做的长久。
单干:个人接单,成本不大,解决个人生活费用即可。能力需求方面在上面已经说过了。
创办公司:类型是乙方公司。比如广告公司、代运营公司、品牌策划、设计业务工作室、教育培训企业。需要充足资金运转,建议是有合伙人共同创办,压力会相对减轻。其次是逐步考虑差异化的问题。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建立自身品牌。
无论是选择单干还是创办公司,都必须有以上提到的能力需求,否则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做不下去,公司倒闭;另一种是勉强能够运营,但是资金无法周转,导致拖欠工资以及向他人借钱,负债累累。
我个人的想法是更多可能会投身于教育培训上。 因为这句话“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这是张卫健和刘德华说的。当时张卫健面临破产,得到了刘德华的帮助,后来张卫健也因为这句话帮助到了更多人。还有另一句话 教是最好的学。

4.转行
这个方面,我想在未来可能会遇到,也可能不会遇到。但是如果我转行的话,我也是会做与做设计相关的,比如是插画师、修图师、摄影师。这三个师是我目前能够理解到的方向。
如果转行到一个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当中,会让自己到处碰壁,从零开始。到时候恐怕会得不偿失。
我之所以会有转行的可能性,并不是做设计做不下去。而是我认为学习是不停的探索和追求。探索追求那些自己感兴趣又不怎么接触到的知识,这样是很有趣。
切忌的是盲目转行,不要因为改稿改得很多次、或者工作不开心等负面情绪影响产生的转行念头。更加不要在情绪高涨或者低落的时候作出选择,我们要学会理性且冷静的分析利害关系之后,再作出决策。
阶段小结:以上是我对自己的发展方向的一些个人见解。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各有不同,也不止以上4种。但是越到后面就越发现,个人的技能硬件要求和沟通交际能力都是不可欠缺的,做设计可不能一味的撸稿子。
养成良好心态
好心态的养成,最终结果就是高情商的表现。
1.耐心
很多人在一家公司干了几个月就离职,一年下来换了好几家公司,这是非常不稳定的现象。如果你是招聘方,你会选择这种跳槽频率很高的人吗。显然并不会放在优先选择位置。
在我们看那些大神的简历时,都能看出来他们跳槽频率都非常低,基本上是在三年才换一次公司。那是因为他们都能在公司当中沉淀进步着,与公司共同成长,学会融入并适应公司。
耐心并不是让自己在同一家公司瞎耗着,是要有进步发展的空间。
提出离职前问下自己“为什么当初会选择这家公司”“现在离职又是为什么而离开这家公司”,做到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去做出决定。
耐心是学会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让学到的知识逐渐积累成让自己翻倍薪资的跳板。
2.抗压能力
做设计难免会遇到不理解设计的“甲方”,面对不停的改稿,受到各种质疑打击,很容易造成自己有更多的工作压力。
首先要掌控自身情绪,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如甲方要我改稿,分析下为何无法满足甲方的需求,是沟通上问题、还是自身理解上的问题。分析透彻,双方进行沟通,项目的进程要时刻与甲方跟进自己目前的工作进度,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在后期的改稿次数。一稿过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想着一稿过。
不要一味的认为“甲方是沙雕,不懂设计就让我一直改稿”,这是非常严重的思想观念。甲方对自家产品和同行竞争有一定的理解,提出修改实属正常现象。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你服务的甲方真是个沙雕,为何自己仍然在服务他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
抗压能力在职场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自己在未来能够走多远。在接受负面反馈,很多人都比较抗拒,因为大家都认为自己在做着对的东西,却忽略了本身也会犯错的可能性。我们要抱着学习改进的心态面对那些负面反馈和质疑,进而逐渐让自己成长。
3. 懂得感恩和谦逊
养成感恩的心,会让自己遇到更多贵人,多陪父母,你的孩子会更孝顺你。不懂感恩,你永远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因为你的内心决定你永远走不远,也不会得到别人的二次帮助;而懂得感恩的人,才会遇到更多贵人(比如相识的人知道你技术挺不错,知恩图报,有人要找他做私单的时候可他又没有空,就想到推荐给你做)。
谦逊,不自满。不要因为自己出色完成了一个很难完成的项目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就开始飘了。也不要因为有失败经历就彻底把自己打垮。
“不要因为暂时的成绩而决定了人生的高度”。这句话是双向性的,这是我大学老师赠予同学们的一句话。
阶段小结:好心态不是让自己憋着负面情绪不爆发,这样会熬出病来。而是不在众人面前爆发。我们可以和家人或亲近的朋友倾诉最近的情况,听听他们的建议,或者是在天台上躺着看下夜空,头脑会变得轻松自在很多。

养成好习惯
普通人总是出现“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而高手则清晰明白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1.看书
大家很多时候都会产生焦虑和急躁。这种心情十分影响自己的判断,所以看书能够让你变得更有智慧,远离焦虑。大多数的焦虑产生是因为没能力引起。而自身没有能力,却又不断去想这一方面的事情,就出现了焦虑。简单说就是想太多,做太少了。
2.写作和阅读
面对平级、下属、上司,我们都需要沟通交流。写作能够总结思考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表达能力,做的每一步都有理有据可寻。跟别人沟通起来自然就事半功倍,马上就能说出项目“痛点”。
在设计初期我们要避免的是一直盲目撸稿子,却忽视了沟通交流。所以阅读这一部分很大程度能够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语言交流能力。若是说话都口吃,那交流上可就很费劲。
3.锻炼身体和规律饮食睡眠
坚持每天给自己腾出1小时的锻炼身体时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抵抗工作带来的疲劳。(而不是喝咖啡和枸杞就能续命的)
规律一天三餐,饮食均衡。很多人都忙着挤地铁公交车都不去吃早餐,这长久以来会引发很多疾病出现。
睡眠做到早睡早起,7-8小时是成年人的正常睡眠时间,做到不熬夜不通宵。在经常熬夜的人当中,自己主动熬夜的人占90%,公司需求加班熬夜的占10%。主动熬夜不管你做什么,做练习提升还是赶项目做太晚了,我都不建议你做太晚,长期熬夜并不代表你勤奋努力,只能说你对自己的身体太过随意。
4.不占人便宜和不抱怨
免费的东西才是最昂贵的。就不多解释。
我们不管在工作当中还是生活当中都不抱怨任何事情。大家都说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差,但是经常抱怨的人运气肯定很差。如果自己有同事经常抱怨公司条件差、福利不好等等负面信息,相信你作为他的同事,也会相继远离他。
在职场当中,我们要形成个人的人格魅力,处事不惊、不抱怨、不占人便宜,好运也会倾向自己。
5.主动与直属上级沟通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日常工作当中是羞于与上级谈话的。我听到很多人都说“每次上级领导找我都没啥好事”,从这句话就可以了解到,平时工作是没怎么跟上级沟通的。
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跟上级请示工作,汇报工作进程,让上级知道你都干了什么,工作没白拿工资,没白干活。多与上级展示项目的成果,让上级从项目当中看到你的能力,在有高质量项目交给下属来执行的时候,第一个就会想到是你。
6.投资自己,保持好奇心
世界上最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时刻了解自己的短板并将其补足。坚持学习进修,学习是无止境的。不被时代淘汰,只有不断的学习。
好奇心,我们要对未知事物保持好奇心。这里指的是未知的知识和领域。不是对那些聊八卦的东西有好奇心。
在看到很多专访讲坛,很多大神被问到“在你众多作品中哪个作品是你最满意的”,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说没有一个是最满意的作品。因为他们都对学习知识保持着好奇心,不安于现状,想更进一步。
7.定期与高手交流
定期约见或拜访一个比自己厉害的人,跟他多交流,了解最新的行情资讯,不断提升自己走到领域前端。
8.多陪家人
不要因为工作太忙就忽视了家人,多陪伴他们。有自己家庭的也要多陪伴自己的伴侣和小孩,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要忽视了身边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阶段小结:习惯是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形成的。坚持每天睡前复盘的习惯。复盘不是为了指责别人,而是更好地反思自己,有助于提升自己。
总结
在这里我要讲一段故事。
一个森林里,猎豹从A点出发觅食,在B点发现了羚羊,羚羊看到后连忙逃跑,猎豹不断追逐。羚羊在不停的改变逃跑路线,猎豹也相对的改变路线,最终猎豹在C点追上了羚羊并将其击杀。
如果猎豹有职业规划,它直接在C点等待羚羊出现将其击杀就行了,就不用这么费劲的跑来跑去。但是就算它有职业规划,羚羊也未必会在C点出现,可能去到其他地方。
我想说的是,未来是出现很多变数的,并不是自己一早规划好了的东西就能按部就班的去完成。要像猎豹那样,随着羚羊改变逃跑路线而改变自己猎食的路线。猎豹虽然是改变了路线,但是追捕的目标没有变。
我们人生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这才是成长。走下的每一步都是纠正上一步的错误,从而走向自己想要到达的“终点”。

后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人渴望成功,想要到更高的层次进发;有的人因为热爱某种事物而选择去往那个行业。
前段时间看了一期第二季的“新相亲大会”。有位男嘉宾,他是海豚的饲养员,因为他热爱海豚,所以放弃国企高薪选择了进入这一行业。收入是低于大部分女嘉宾的,有一位女嘉宾问他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他说他也没想到这么长远的东西,如果是那种奔着当馆长的心态就不会去当饲养员,因为馆长就会坐在办公室远离了海豚。 并表示活在当下,两人相处要一起进步,现在做的好,未来肯定不会差。
对理想的坚守,对小动物的爱心,让这位男嘉宾得到了许多女嘉宾的青睐。这也是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给人非常踏实、实在的感觉。
我们面对的选择有很多种,并不是说一定要成功,一定要赚很大的钱,当多大的官。但我们自己的态度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去成为我们理想中,那个更好的自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