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设计网:到目前为止,在设计生涯中,有遇到什么有趣或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吗?可以跟我们聊聊吗?
Rinooo:首先我想说一下毕设小团队,是的,各自工作一年至今还能合作的小团体,很珍贵!
偶尔聚一起谈笑风生聊起大学,四个人,从我们启动一个项目的开始,到一起头脑风暴创意产出,分配执行,最终完成项目,我们都具备比较强的合作意识。
最巧最完美的是我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与喜好点,也是使得我们取长补短的点。策划,文案,执行集于一体,很有趣的是我们各自的喜好更加不同,
有二次元,动漫,机械科技,传统文艺,朋克嘻哈,重口味等等。或许因为这样,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才让项目变得有趣,让团队变得强大。
如果还有机会,我相信未来我们还是会一见面用眼神就一拍即合的团队。
然后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数字艺术家 Omar. Aqil,我们都是知道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而 Omar. Aqil将毕加索的作品拿出来二次创作,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融合,呈现出惊艳的视觉效果,平面的画作从二维转化为三维物体需要艺术家重新考虑每一个图形的三维状态,除了要在脑海中把它们脑补出各个角度的样子,还不能忽略到每一个细节。
————————————————————————————————————————————
致设计网:拍摄最多的作品是美食相关的案例。拍摄这方面的作品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吗?
陈燕飞:其实我有很多别的案例,比如时装摄影。拍时装的时候要注意的是拍摄时为了卖时装,要吸引买家注意,要交代衣服的设计和细节。拍美食其实也是一样的,首先要有食欲,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其次要搞明白看图的人的年龄,我的美食摄影客户都是做加盟连锁的,消费者以90-00后为主,那我的图片就要让他们喜欢,色彩上自然就会用的明快一点。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知道我们为什么拍摄,我们的拍摄是为了做广告,做海报,那么画面就不能杂乱,要交代的主题不能太多,要用最简单画面来诉说。
————————————————————————————————————————————
致设计:服务过众多品牌肯定也许多不同的客户对接,荣超在这方面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吗?
张荣超:我服务过众多品牌当中,有一个问题是不必避免的,也就是改图。
有其他设计团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避免改图这个麻烦的服务需求,如问卷调查、服务需求表、同行竞品分析表等。但还是避免不了“改”,以前我不明白为何我觉得做的很好的设计成品客户却觉得你做的不好,你觉得不好的他们却觉得很不错,其实有很多因素,我总结出的是如下:
1.客户要的是时间上的服务,改的越多质量越好
2.客户要的是你的服务态度,态度需诚恳
3.客户要的是你的创意,这个是最难也是需求最模糊的一点,一般我会搜集很多相关素材参考给到客户或者客户提供,但这仅仅只是开始,客户要的是模糊的创意,一般保证自己不亏本前提下高开或者添加修改费,否则做这类创意你需要准备多个版本让客户选择,最终敲定,报低价格亏本永远是熬夜的你。
4.客户要的是你的人,也就是信任你,放心交给你做,这类我一般定位优质客户A类
我重点服务对象。
5.内部人员问题,也就是你服务的项目企业中某些设计师对你较强的敌意正所谓同行是冤家,公司把设计外包给你证明信任你,但某某在职设计师可能是被打脸的对象,你懂,这种情况需要谨慎处理,一般服务成功率较低,如果企业决策人不再信任你,最好放弃这个项目,如果你有牛逼的说服力和沟通能力也是有翻盘的机会,但心态一定要好!
具体如何解决?以我的流程是:
1.建立需求关系,填写服务需求表,熟知客户需求
2.定制文案策划 3.定制视觉策划 4.服务协议签订(规定修改次数以及其他协议)
目前我以上述四个步骤完成项目工作。
结尾:
以上是我近几年的经验总结,有苦有甜,设计本身就是酸甜苦辣的职业,回顾过去熬夜心酸的苦日子,再想想以后喜获丰收的好日子,一切只是沉淀而已,默默做事就行,无需多言。
致设计:设计师怎么做到让自己的设计为产品带来销量,让自己的设计更有价值?
张荣超:首先需要说明清楚的是,电商其实是多维度的营销平台,一个销量冠军的品牌必定是由以下几点组成的:
1.优质的产品(外观、品质、实用性)
2.品牌认知度,也就是品牌推广效应
3.优质的营销方案,可以认为是文案策划案
4.设计上需要做的是:.整体阅读的流畅性、可识别性、简单易懂并结合实用效果的视觉呈现以及视觉氛围的带入感
5.最后才是运营的推广
————————————————————————————————————————————
致设计网:电商的入行要求并不会很高,会使用PS就能找工作.当初你也是这样,在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里你做了什么?
南栀:我个人觉得非科班出身做设计第一步是巩固基础和提升自己的审美,基础是包括排版配色等方面,可以通过一些设计社区或者书籍来巩固基础的理论知识。其次是每天抽一点时间去看国内外一些优秀的作品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自己的审美提高了才知道如何去做的更好看,而有了基础才知道如何去实现。之后便是练习和交流,多做多练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手法更熟练,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摸索出更多的经验,例如同样的文案排版,我们可以多做尝试给予更多的可能性,然后慢慢的摸索出最好看最适合这个页面的排版,再去思考去发现一些微妙的联系,而这些发现会变成你以后设计生涯中最宝贵的经验。
————————————————————————————————————————————
致设计网:如果开发一款新的app应用,您最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呢?在处理app逻辑与交互中有什么心得吗?
孔雅轩:开发一款新的APP是需要很长很长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前期调研战略相关的我不专业就不再多提了,如果是一个创业团队,一个新的APP到我这一步基本的功能框架都会有了。首先我会去给这款产品定义性格,比如产品的目标用户是哪些,年龄分布如何,痛点是什么,通过这些信息来给产品定义性格,内容为主还是氛围营造为主,如果是需要氛围营造那么要营造何种氛围,一旦确定就要把这种氛围延续在视觉以及交互甚至提示文案的各个细节中,这是大方向上的思考,也是首先要去去定义的。
交互跟视觉其实是有很大差异性的,视觉我们看就好了,美或者丑都可以以设计师专业的角度去衡量。但是交互一定不能想当然,因为很多我们认为符合逻辑的交互用户真正用起来是并不符合逻辑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一个抽奖的活动,我们所认为的正常逻辑是开始抽奖-选择奖券-翻到正面-刮开-确认领奖。如果我们按照这个逻辑来做的话,用户用起来会感觉非常繁琐的,真正的交互可能只需点击开始抽奖-选择奖券,然后系统自动翻过来刮开就可以了。这就是做交互常常会犯的错误,我们要时刻的把自己当作用户而不是设计师,做出demo后以使用者的角度不断去体验。
————————————————————————————————————————————
NO.144-9527 查看详情
致设计网:你是如何培养自己的色感?配色方面有什么独特的技巧吗?
9527:其实我自认我的配色功力没有那么好,甚至是我设计能力中比较薄弱的部分,不过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方法与过程。
作为一个配色渣,建议和我有同样问题的朋友,可以像我一样,建立属于自己的配色素材库,根据色谱为每种颜色建立一个文件夹,收集自己在日常中所能找到的颜色搭配案例。像插图、照片、电影等等艺术门类里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色彩搭配。另外,业余时间一定要抽空多练习,比如在同一副作品中反复做互补色、对比色、中间色等常规颜色的色彩搭配。并且定期总结在练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形成自己的知识库,可以在之后的设计工作中经常翻阅,会有很大的帮助。
————————————————————————————————————————————
NO.141-周子辰 查看详情
致设计网:你怎么评判是不是一个好的、成功的详情页?什么样的详情能打动用户购买?
周子辰:个人认为,判定好的详情页,可以从这几点来审查:
1.图片够不够好,能否吸引人?
2.描述的逻辑是否思考充分,是否正确引导了消费者去了解产品?
3.文案是否提炼了核心表达要点,是否足够通俗易懂,记忆深刻?
4.视觉设计是否将产品卖点形象展示,是否能让消费者在段时间内快速理解你的表达?
5.视觉风格是否连贯、统一、舒适、容易阅读?
能打动用户购买的详情页:
1.有明确说明并解决用户的痛点
2.明确体现产品的差异化的优势并体现出来
PS.曾经我也经常炫技,不考虑用户是否真正接受,感谢@啊豪chenruihao的纯粹表达思路:设计是为产品服务。从受众人群考虑画面的可行性。
这个思路让我对详情页设计的认知起码早了一年。
致设计:能分享一下你的详情策划思路吗?
周子辰:首先非常感谢
@子佞 的点拨让我进入到策划领域,
非常感谢
@白子画无私的分享和指导,让我的策划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高。
对于他们而言,我还是个小菜鸡。
所以斗胆分享下我个人的策划思路:
把握好策划起点和终点。
策划的起点,是产品本身,行业数据、同行策略、消费者心理需求
策划的终点,是详情页本身,整体逻辑、文案、图片拍摄、视觉风格
为了终点必须要从起点出发,否则终点很有可能就会偏离最初的想法。
终点必须要与起点相呼应,否则不落地的策划就是半途而废。
————————————————————————————————————————————
NO.139-黑白君 查看详情
致设计网:接下来的这个问题我相信是大家比较想了解的: “商业修图”难不难?是天赋重要还是努力重要?比如说像我这样的新手小白,如果想学好“商业修图”应该注意些什么?零基础又可以从哪些地方入手?黑白君可以解释下吗?
黑白君:如果是想通过学习商业修图拿到一份不错的薪资我觉得在目前电商盛行的年代是不难的。因为达到电商修图师标准只要掌握正确的导图、修图技巧就可以胜任。天赋和努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我不比其他人有天赋,但努力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东西。对于小白,学好商业修图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学习。这样的话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我对新手的掏心建议是:要学好商业修图首先要对商业修图有足够的了解,然后考虑自己是否是真的热爱,因为欲望慢慢的会让你偏离初心,只有热爱才能让你坚持。
————————————————————————————————————————————NO.136-蒋登 查看详情
致设计网:做的都是一些比较大的品牌了,你自己是怎么理解品牌与设计的关系?
蒋登:我觉得设计虽是艺术,但更需要融入市场,如果我们把品牌理解成一座冰山,品牌或企业所属的设计理念、文化制度、员工行为、组织结构、核心技术、营销方式等要素是构成这座冰山的主体,尽管隐于水下,却是品牌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撑与原动力。品牌成功的原因就是将设计与市场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平衡商业价值和个人价值,设计在市场潮流中不断演进。
————————————————————————————————————————————
NO.135-伊月 查看详情
致设计网:你的创作来源于生活,除了画漫画以外,个人的生活爱好有哪些会影响到您的创作?很想听您聊聊兴趣爱好。
伊月:看书摄影旅行这些大家都有自己的体会我就不说了。
说说魔术。
之前在赌场发牌,街头卖艺,宴会表演,让我认识了不少人,听到了不少故事。
其实,多一项技能,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迅速创造话题,然后借着话题拉近聊天的距离,破冰容易了,人家可能就会多说一些事,里面可能就有很有意思的事。
其中很多事,也就变成了素材~
————————————————————————————————————————————NO.133-何哲超 查看详情
致设计网:很多设计师都会给自己定做练习的目标,但是很多都半途而废了,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何哲超:关于坚持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吧。
1.找个崇拜者,先模仿再突破。
我之所以坚持做海报,其实也是在be上面看到一个阿里尔尔巴尼亚的设计师,他叫vasjen katro,看了他的作品后觉得特别有感触,最开始我的想法其实就是打算一天临摹一张他的海报,我想这也就足够了吧。但是后来临摹真的无法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慢慢的从临摹到原创。。
2.告诉全世界你要开始坚持了。
当我开始第一张海报的时候,我发了朋友圈,我发了微博,我告诉了好多人我要开始做这件事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过程,如果不想打脸就坚持下去吧~
3.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有些时候很多事情一个人坚持会比较乏味,所以我那个时候就召集了一群小伙伴在群里打卡,不限制内容,每天都做一张作品,三天没发作品的踢出去,所以,那个时候群里都是一股较劲,谁也不想落后,都默默的坚持着,也一起走到了最后。。。
4.今日事,今日毕
这一百多张,几乎没有断过,我知道如果哪天断了,你会发现真的很难弥补,所以不管下班多晚,当天晚上我都会努力的把今天的事情完成。
5.享受这个过程。
这个过程很累很辛苦,但是别人会为你点赞,会鼓励你,会崇拜你,其实这也算是对于我来说 一股动力吧,如果去做了,那就好好享受它吧,毕竟设计是你心甘情愿选择的东西啊。
————————————————————————————————————————————
NO.126-章瀚文 点击详情
致设计网:好的设计不一定能转化成商业价值,在设计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上,你如何取舍?
章瀚文:设计和艺术需要区分开来,设计师的任务是使用自己的技能和审美帮助需求方选出最优方案,在个人作品上我们可以天马行空,但在商业上不能因为过分的追求视觉效果和艺术性而本末倒置。商业化需求的本质不是绚丽完美的视觉效果,而是最契合产品的设计。当然也并不是说艺术性不重要,只是我们在短平快的项目中更多的是需要抓准方向,做对的设计,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视觉艺术与商业需求的完美结合,只是这样的机会往往不多。所以就我个人而言,个人练习的意义更多的是为未来的项目做技术储备,艺术性的追求当然有,不过占比不多。
————————————————————————————————————————————
NO.125 辛迪 查看详情
致设计网:作为设计师,这些构想和创意的表现都来源于哪里的灵感?你是怎么把创意转换成最终的作品的?
辛迪:灵感都是借鉴的,首先自己会去看很多别人做的类似的,相关的很牛逼的作品,然后就觉得或许他们的表达形式可用,我可以借用他的逻辑或者手法来做不同的东西,不同在于我和他表达的内容不一样但是方法一样,这个要好比你觉得一种炖排骨的好吃,但是你不吃排骨要吃鸡肉,你可以把学炖排骨的制作方法,研究出你自己做的炖鸡,也许最终的味道变了,但是或许你因此打开了新大陆,做的炖鸡比炖排骨还好吃呢,是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