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专访-袁浩警(NO.152)
2018-08-19 22:48:39
大家好我是Rinooo,中文名叫袁浩警
首先很感谢致设计的邀请,起初我认为我发布的作品调性不太相符,大多是视觉、三维领域,但很明显,致设计对作品的包容性是更全面的,如今致设计五周年了,祝贺同时感谢这个平台,让选择设计的伙伴们能一起在这里交流探讨。
保持童心,保持好奇探索的状态,它是我目前的状态,
对设计保持探索好奇心,甚至常常把这种情绪融入到作品中
童心并不是幼稚,而是另一种成熟。
做事和幼年时一样,喜欢把一样东西拆的零散,然后再组装回去,尝试一样东西再尝试另一样东西。
和大多数设计师一样,拥有美术特长,17年应届生。
目前是视觉设计师,其实并不喜欢这样去定义,因为它是狭义的。
浅谈大学,大学下来收获最大的不是技能。而是对事的态度,学会思考,明白团队的重要性,以及感恩导师。大学期间加入了设计工作室,并担任组长,但留有遗憾,确实没用把任职最大发挥出来。但也不留遗憾,大学期间结识的“粤感”小团队,这是一支深挖广府文化小团队。我们的项目初心:用设计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诠释广府文化。这个项目也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和认可,算是大学期间的点睛之笔吧。
毕业小目标是加入互联网公司,直到今天加入了yy欢聚时代。接触过非常多领域,平面、动画、影视、产品包装、UI、视觉设计⋯⋯,当然这要回溯到大学专业: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换句话它就是“全能专业”。
工作与日常个人创作我还是会区分两种状态,日常创作个人表达味道会很浓重,不局限的,不分场景的,更不考虑需求与解决问题的,以设计为出发点创作不间断尝试,个人很享受这个尝试过程,在设计-灵感-工具中摩擦,同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于工作还是保持严谨态度,解决问题,精密思维,如何高效,挖掘市场,挑战创新,思考的更多。
-------------------------------------------------------------------------------------------------------------------
访谈对话
致设计网:最近在忙什么项目?有没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
Rinooo:最近还是以工作项目为主,我还是认为工作是非常有趣的,当你投入其中的状态下,最近在完成一个“场景背景设定”项目,又类似搭建一个场景化舞台,
直播产品的模拟背景板块,是有着用户直接与产品的精密联系。这里为什么用“模拟”,而不是直接的用背景模板设计以阐述,因为这里涉及是空间设计,
模拟打造重现,空间内容就包括视觉,结构,灯光,摆设,陈设等等。我自身认为有趣在于,它像是打造一个模拟空间,有代入感与沉浸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我认为可以在不同领域的去思考设计,设计很多时候不是一套理性的东西。在思考不同领域的同时很快的产生五花八门的创意。
致设计网:平面、动画、影视、产品包装、UI、视觉设计都有涉及,你是怎样游走在多个领域并将这些门类融会贯通的?
Rinooo:说到这个我真的很欣慰大学选择的专业,/得意脸jpg,哈哈感谢我自己,专业涉及的设计领域的确非常广,以至于大学许多同学都会疑问的,我该选什么,我该专什么方向。
反思一下,那假如都选呢,设计师不本就是应该从脚到头,从工具到实现,去驾驭和挑战任何领域吗?我始终认为设计是贯通的,甚至不同的职业选择方向都是贯通的,当然一方面优势我是有了这些专业基础,才有机会去尝试,从尝试中发现同理,获取特质点并慢慢贯通。鲁班被带齿的野草割伤就诞生了“锯”,设计也一样,在这些领域都是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
致设计网:作为设计师,您的构想和创意的表现都来源于哪里的灵感?您是怎么把创意转换成最终的作品的?
Rinooo:来源于生活。没有灵感可以脱节于生活,我们拥有的七情六欲、情感、感官感受都是生活给的,很多时候都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生活就是答案。
例如我时常把情绪表达在个人作品里,很热爱蓝色,是安静、冰冷的状态,还是梦与希望,都可以很直观的表达出来。转换的过程就是情绪表达的过程。
当然一个好的创意容易促成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像是一部散乱结构的玩具车框架。需要执行组装,二次加工,补充电量去启动它。
致设计网:你觉得在整个设计的流程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你通常情况下如何解决?
Rinooo:比较难产出的是创意。一个Idea,能胜出百分之50。无论前期策划到执行落地都有一个创意过程。
我通常会在生活与工具中反复思考,最常用的脑暴当然也是不可缺失的。
致设计网:平时启动一个项目,是怎么的设计流程呢?
Rinooo:其实每次的项目拿到手,就是一个空壳,只是如何把空壳填满-做减法优化-再到最适应,这样的一个过程。
空壳填满,其实就是先有一个设计的总策划方案。
减法优化,是执行的过程中,把策划、创意浓缩表达
最适应,是将设计考虑到多方面的,商业,用户,体验的最终结果
致设计网:你有碰到过瓶颈期吗?迷茫的时候你是怎么度过的?
Rinooo:我认为这个年龄段还不至于用瓶颈期来形容吧哈哈。只能说在某种程度某个时间会遇到卡关与难题。
到这个期间的时候,我可能会临时放一放,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寻找钥匙与答案。或者去做一件很感兴趣或者很疯狂的事。
经过放松、冷静的状态,也许回来更加清醒,有了新的认知去思考一件事情。
致设计网:到目前为止,在设计生涯中,有遇到什么有趣或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吗?可以跟我们聊聊吗?
Rinooo:首先我想说一下毕设小团队,是的,各自工作一年至今还能合作的小团体,很珍贵!
偶尔聚一起谈笑风生聊起大学,四个人,从我们启动一个项目的开始,到一起头脑风暴创意产出,分配执行,最终完成项目,我们都具备比较强的合作意识。
最巧最完美的是我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与喜好点,也是使得我们取长补短的点。策划,文案,执行集于一体,很有趣的是我们各自的喜好更加不同,
有二次元,动漫,机械科技,传统文艺,朋克嘻哈,重口味等等。或许因为这样,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才让项目变得有趣,让团队变得强大。
如果还有机会,我相信未来我们还是会一见面用眼神就一拍即合的团队。
然后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数字艺术家 Omar. Aqil,我们都是知道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而 Omar. Aqil将毕加索的作品拿出来二次创作,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融合,呈现出惊艳的视觉效果,平面的画作从二维转化为三维物体需要艺术家重新考虑每一个图形的三维状态,除了要在脑海中把它们脑补出各个角度的样子,还不能忽略到每一个细节。
致设计网:对自己的未来的设计之路是什么规划的?
Rinooo:目前是希望未来更多的在设计方面的探索,自身技能到想法的提升,产品到商业的转化,以及人与设计的思考。
很多设计师可能都会想,设计带来的最终价值会是什么,设计最有成就的会是什么,可能比较有远大抱负的是将设计做到改变现态,做有影响的产物。
我未来可能会倾向于“设计X教育”,当今现状是教育美学,也是最基础的,提升我们的审美,很少有用设计思维去教育,导致很多人群不理解我们生活中的设计,
或者设计观念没有整体提升起来,未得到重视,希望未来通过的设计教育去改变。
致设计网:请你给致友们分享一下你平时在设计中的一些小技巧,小经验吧!
Rinooo:其实设计前先思考我认为是很重要的一点,思考你的设计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想表达什么,还是单纯的技法呈现。
我一般在执行前会大量收集资料与参考,先观察,思考什么样的创意可以融入到设计中去。
举个简单例子:我曾经创作过的作品《冰岛火山河》,技法非常简单,但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冰岛火山河奇观的一面,并且是立体的视觉体验。前提是我观察过,而且收集了大量的冰岛火山资料与素材,达到最终的设计目的。
为了提高执行效率,一定是先将执行步骤分层。例如我的三维作品,当创意定下,接着是创意草图(你构思的模样)-建模执行-渲染执行-整体调整(二次加工)
致设计网:想对致设计和致友说些什么?
Rinooo:感谢致设计平台。
感谢选择设计的人,很开心我们都是同一个领域的人
设计的确在慢慢改变生活,而一个人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在设计探索的路上走得更远。
去努力,去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谢谢大家。
关闭
-
28190
17
48
-
24487
14
26
-
20591
40
27
-
40221
51
28
全部评论()